大肥肉与IMAX
(2009-12-13 00:43:05)
标签:
imax电影院娱乐 |
分类: 杂感 |
首先声明我与IMAX没有仇。相反,我曾经是IMAX的粉丝。在美国期间,但凡影片有IMAX的版本,我都积极去IMAX影院去看。但是,很多影院安装的
IMAX
MPX版之后,我就觉得“此IMAX非彼IMAX”,它基本只有原来IMAX的三分之二大小,最小的IMAX在香港,比大一些的普通银幕还小。于是我对这种“欺骗”行为感到不齿,去看IMAX的次数也逐渐减退。
90年代中,我加入了美国派拉梦(Paramount)和环球(Universal)的海外合资公司UCI,任大中华区总代表。在欧洲学习现代“多厅影院”(Multiplex)的设计和经营理念时接触了从加拿大来的Joe Peixoto(现在是Real D的总经理),他曾任加拿大最大的院线Famous Player的总经理。我曾问他,IMAX其源于加拿大,在加拿大IMAX肯定很不错吧。可是,出乎我的预料,他告诉我,他亲手建了9家IMAX影院,几乎家家赔钱。原因是投资太大,片源太少。尽管碰到好的影片时可以捞上一笔,但是,全年下来基本是入不敷出。
2007年DCI组织制定了数字电影的标准特别是立体放映标准后,人们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了新的3D立体影院的建设上。在这个领域,美国的REAL D无疑是行业的领军者。过去一年里,全世界安装了近5000块REAL D的银幕,而IMAX只安装了不到30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和香港这些“落后”地区的。
这次在香港看了IMAX的一些样片,感觉不管你坐在前排还是后排,所有的立体形象都在你的眼前,就好像你永远坐在第一排,在看动态的电影如“阿凡达”,一会儿就感觉头晕目眩,用IMAX看立体的体育转播肯定是不行的。确实感觉IMAX有“廉颇老亦”的迹象。
标题的“大肥肉”是这样来的。我前时间去某城市,该城市的领导说,“你们不管谁来我这里盖电影院,必要条件就是一定要有IMAX”。在我解释了目前的影院放映新技术,特别是他自己去美国看了24米大幕的REAL D之后(我们重庆影院有两个24米的大幕,都可以放REAL D的3D影片,是西南区最大的幕),他说,“咳,IMAX确实老了,我们真像乡下人!这就好比过去穷,吃不起肉,一但有了钱就惦记着吃大肥肉。可是,等我们有钱时人家城里人早就不吃肥肉了”!
我觉得他的比喻太形象了!
90年代中,我加入了美国派拉梦(Paramount)和环球(Universal)的海外合资公司UCI,任大中华区总代表。在欧洲学习现代“多厅影院”(Multiplex)的设计和经营理念时接触了从加拿大来的Joe Peixoto(现在是Real D的总经理),他曾任加拿大最大的院线Famous Player的总经理。我曾问他,IMAX其源于加拿大,在加拿大IMAX肯定很不错吧。可是,出乎我的预料,他告诉我,他亲手建了9家IMAX影院,几乎家家赔钱。原因是投资太大,片源太少。尽管碰到好的影片时可以捞上一笔,但是,全年下来基本是入不敷出。
2007年DCI组织制定了数字电影的标准特别是立体放映标准后,人们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了新的3D立体影院的建设上。在这个领域,美国的REAL D无疑是行业的领军者。过去一年里,全世界安装了近5000块REAL D的银幕,而IMAX只安装了不到30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和香港这些“落后”地区的。
这次在香港看了IMAX的一些样片,感觉不管你坐在前排还是后排,所有的立体形象都在你的眼前,就好像你永远坐在第一排,在看动态的电影如“阿凡达”,一会儿就感觉头晕目眩,用IMAX看立体的体育转播肯定是不行的。确实感觉IMAX有“廉颇老亦”的迹象。
标题的“大肥肉”是这样来的。我前时间去某城市,该城市的领导说,“你们不管谁来我这里盖电影院,必要条件就是一定要有IMAX”。在我解释了目前的影院放映新技术,特别是他自己去美国看了24米大幕的REAL D之后(我们重庆影院有两个24米的大幕,都可以放REAL D的3D影片,是西南区最大的幕),他说,“咳,IMAX确实老了,我们真像乡下人!这就好比过去穷,吃不起肉,一但有了钱就惦记着吃大肥肉。可是,等我们有钱时人家城里人早就不吃肥肉了”!
我觉得他的比喻太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