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天才”与“高分子”的故事
(2009-03-16 10:16:36)
标签:
高考应试教育资源利用教育 |
分类: 杂感 |
这题目好像在介绍一个化学家,其实不然。
最近见到一个在日本读服装设计的研究生,她的经历十分“坎坷”,很有意思。
在她10岁那年,由于父亲在日本读“高分子”学科的博士后,她去了日本两年。由于日本的教育十分“轻松”,等她回国后就和中国的学校“格格不入”了。她的成绩永远是中下,她父亲总是希望她能继承“高分子”,但是看来连考上大学都不可能了。父亲甚至说,“你这成绩要能考上大学我就从18楼倒着走下来”!没想到这一句气话却激发了这姑娘的斗志。
12岁那年,她无意识地参加了李宁举办的服装设计大赛,居然入围还获得大奖。可是父亲就是不许她学美术和设计,一心一意地想她“高分子”起来。显然,父亲并不认可这个“服装设计天才”。幸亏妈妈的“纵容”,每次都在父亲回家前把女儿的画稿藏起来。还差一年考大学,学习不怎么样的她居然发奋要考清华工艺美院。几个月的努力后,参加考试。但是她连看榜的信心都没有。可是10多天后,一个老师朋友告诉她,“你上榜了”!可是,父亲还是坚持女儿走“高分子”的路。于是女儿"愤然"考上天津服装工业设计大学(差不多的名字),离开父亲的“管辖区”。
大学毕业,“服装天才”准备考回清华美院研究生,虽然通过的专业考试,可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推荐下拿了日本神户大学的奖学金去日本留学了。
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趁“服装天才”回国时见了她,是个十分可爱的姑娘。我太太说,“我们要是有个这么有个性的女儿就好了”。
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服装天才”的父亲“高分子”。我问“高分子”,你为什么就不看见自己女儿天分的一面而非要让她学你自己熟悉的“高分子”呢?“高分子”说,“首先,我的成就完全和我的父亲没有关系,他是个农民。其次,在座的哪位今天的成就是沾了父母的光的”?大家一时不知道他的论点是什么。他接着说,“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利用上我的资源,这样她可以轻松一点”。
我终于明白了,这还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如果可以把老爸考过的试题拿来重新做一遍,肯定会取得比较好的分数,上学也自然会轻松很多。我于是换了一个思维方式和“高分子”对话,我说,利用资源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优先考虑的,但是“利用”可以有各种方式,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拿父亲的试卷“炒冷饭”是一种利用,但是也可以这样大胆假设:你们成立一个“父女公司”,今后女儿设计的服装一律用上父亲设计的高分子复合面料,这岂不是资源利用的“扩大化”?
父亲说,这倒是好事,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目前高考在即,很多家长都希望把自己意识强加给子女,其实子女有自己的想法,俗话“事倍功半”,就是说当人们自己有了动力就可以发挥出全部的潜能。那个“服装天才”跟我说,她原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根本排不上名次,可是,她居然提前一年参加高考,并在高考时一“发力”,比平时高出100多分,是全校成绩最好的考生。
所以,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样你的身心会健康和愉快的!
前一篇:张艺谋退美国绿卡的真实原因
后一篇:汇源果汁收购失败是可口可乐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