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享受生活 |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Musikverein)的正式名称应该叫“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演出厅”( Society
of the Friends of
Music),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音乐厅的性质其实很一般,与同城几条街之隔的“歌剧院”(Staatoper)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它的位置也很偏,正门前的空地广场也不大。这里是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排练场。但是音乐厅里面的音响设计十分讲究,是专门为演奏古典音乐设计。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之所以在世界上出名,就是每年一次全世界转播的“新年音乐会”(New
Year’s Day
Concert),当今世界媒体尤其是电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来这个以约翰斯特劳斯音乐为主的新年音乐会是每年1月1日的晚上7点。但是,日本的NHK电视台为了配合日本的电视观众,出了大价钱让演出于每年1月1日上午11点开始,这样日本的时间正好是晚上7点整。
早上,我们坐车来到“金色大厅”,在维也纳特有的小巷子里开到音乐厅的旁边,这时广场上并没有太多的人。只有电视台的人在采访着一些看上去有点像“名人”的人。进入大厅后,这里满是排队存衣服的人。因为这个季节在维也纳还是挺冷的。日本人很多,他们女的一般都扮上日本的和服,足登日本的木履,男的则是以西装和礼服为主。因为演出是在白天,所以穿礼服不必打黑领结。乐队也是不穿燕尾服(只有晚上演出才会穿),全部西装打着浅灰色的领带。在演出开始前按照西方的习惯,大家都在楼上或楼下的酒吧区站着聊天和喝饮料。只有楼上后面的“站票区”挤满了人,这里每年要卖约300张站票,谁先来,谁在前面。票价虽然只有50-100欧元,相对于正规票价700欧元和黑市票价3000欧元要便宜很多,但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差事。只有特喜欢音乐的人才会去买站票。但是正规的票需要提前10年才预订得到。
我们大概是第一拨去维也纳看音乐会的人,所以很扎眼,电视台的镜头老对着我们,后来发行的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也是每到对准观众时就回看到我们一行在中间端坐。
演出的水准是没的说的,相当的高。就连指挥祖宾梅塔先生也说,这个乐队演奏斯特劳斯的作品水准是纽约交响乐队演奏不出来的。但是演出又是在热烈和欢乐的气氛中度过的。在演奏其中一首波尔卡舞曲时,指挥不断地让短笛,大提琴,大管和小提琴手单独演奏其中著名的奥地利民歌乐段并上去和独奏者握手,开着玩笑,大家在台下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每年演出的高潮都必然出现在“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上。可是,在节目单上却故意不印这个曲目。在演出加演的曲子完成后,大家当然不会放过指挥,热烈的掌声把指挥又请回了中央的位置。这次,指挥的手一抬,小提琴部就开始了著名“蓝色多瑙河”的前奏,这时全场掌声雷动,而指挥却开玩笑地停了下来,他转过身来向大家致新年问候(New
Year’s
Address),并欢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洲联盟。在全场的热烈鼓掌下,指挥才转过身子开始了“蓝色多瑙河”的序曲,而这次场地里安静得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每年的演出结束曲必然是“拉克骑进行曲”(Radetzky-Marsch),所以,蓝色多瑙河结束后,大家仍旧热烈鼓掌要把指挥请回来,这次,祖宾梅塔很有风度地从乐池边上回来,在乐池的右角一挥胳膊就指挥乐队开始了进行曲的演奏。演奏拉克骑进行曲没有观众的鼓掌和跺脚是不行的,于是指挥转过身来面向观众,一会指挥右边楼上的观众一会儿指挥左边楼上的观众鼓掌,大家在兴高采烈中心满意足地看完了新年音乐会。
音乐会结束后有一个景象是电视中看不到的,那就是所有的观众都有秩序地把台上和周边布置的花拿回家,一点不浪费。一会儿,台上台下的花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