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风”,日本自欺的信仰

(2009-05-21 22:51:34)
标签:

神风特攻队

日本

元军东征

神国

文化

分类: 随笔
生命,如鲜花般脆弱,
今日怒放,转瞬凋零。

怎能希望花儿的芬芳,长留不散?
                    ———大西泷治郎
    读罢这首俳句,有种悲凉的感觉,又想起了那曲古老的《敦盛》……人说日本人是“菊与刀”的性格,是十分有道理的。上面这首俳句的作者大西泷治郎,就是“神风特攻队”的首创者。

    所谓“神风特攻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中途岛失败后,为了抵御美国空军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特别攻击队。

    那么,为什么要冠以“神风”之名呢?话说元世祖忽必烈于西元1274年和1281年两次对日本东征(日本称之为“文永、弘安之役),据说都是因为暴风雨对于元船的袭击才使日本逃脱灭国的命运。一次可以说是巧合,那两次呢?这是“神风”、“八幡宫镝矢西风”、“天野明神出阵”,是神武天皇灵魂的保佑啊!日本是是受神眷顾的国家,永不沉没!

    真是这样的吗?据陈荆和先生考证,元军第二次征日失败,中日韩三国史籍一致说是由于“暴风”或“飓风”,但第一次却并非如此。据《元史-日本传》记载“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虏惊四境而归”,并未提及什么风雨。14世纪日本的《八幡愚童记》、《増镜》、《太平记》等史籍也为提及风雨。直至15世纪,朝鲜李朝的《高丽史》、《东国通鉴》才说有大风雨。两百年后,德川光圀(圀即国字,据说武则天认为國中是个或字,有迷惑的意思,遂改为此)《大日本史》才肯定说有大风雨,然后民国柯劭忞《新元史》也跟着说“是夜大风雨”……现在,南开大学《日本史》也是这么说的,这已经成了一个定论。其实,朝鲜史家很可能是把两次战役弄混了,而江户史家开始不遗余力附会此说,是为了宣传日本神国思想。

    其实,元军两次征日失败,实际上是败于日本人坚强抗元的决心。后来日本怀良亲王曾对明朝使臣说:“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惟蒙古与我等夷,乃欲臣妾我,我先王不服!”由此可见其决心,否则,日本早已投降,何能等待“神风”的到来?可惜,日本人却自欺的将胜利归功于“神风”的护佑,以致发展出自大的“神国”思想,战争失利还妄图通过“神风”发动自杀性袭击挽回败局,倒真令人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8 姊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