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近代中医学的衰弱

(2007-06-14 20:23:11)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中医

分类: 随笔
  中国的医药理论,说是渊源于道家。但《老子》五千言中确实没有显见为医药的文章。世传的中医典籍中,唯有《黄帝内经》与道家《黄庭经》及一些丹书杂学,确实是养生医药的本源。据考证这些书都是秦汉时代的著作,可见中医学的源远流长。
  可是,近代西方医学一来,举国上下,皆视中医为陈腐不经之学,欲将其弃而勿论。近几年虽然好了一点,但在中医科前,依旧是冷冷清清。鄙人却对这种传统医药深感兴趣,故得以涉猎一二。于是我知道,古今学者若学中医,必须以《黄帝内经》《难经》为基础,再次研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然后博通群经,融汇诸学,方可言医。但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医师,粗知《本草》,略记药性,背《汤头歌括》,观《医宗金鉴》之集,或专于方剂针砭,已可成为此道“国手”。甚至于全凭今日先进科学仪器,谓“五运六气”之学全无实意~~~如此种种,实可谓之医家之左道,人群之危人也。
  昔年药王孙思邈曾说:“为大医者,须妙解阴阳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殆。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不能默而识之;不读释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运体真,则吉凶拘忌,触途而生。至于五行休壬,七曜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今世学医者,有味于斯言乎?要努力!
   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可见医者之重。愿现在的中医师以此自勉,悬壶济世,为发扬中华传统贡献一份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