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杀到 谁是下一条搅动车市的“鲇鱼”?
█假语•村言
这几天,伴随着北方的普遍降温、初降瑞雪,南方也迎来了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的大面积登陆。据说,“鲇鱼”强度已经超过2006年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超强台风“桑美”,可以说这是西北太平洋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成的最强台风之一。
对于“鲇鱼”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除了它可以做成肥美可口的佳肴外,它还创造了一个很出名的现象叫“鲇鱼效应”。相传,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很难活着上岸,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后来有位老渔翁发现了一个成功的秘密:鲇鱼效应。原来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在沙丁鱼群里适量地放入一些鲇鱼,就可以人为地制造一种紧张空气,沙丁鱼一见到鲇鱼就惊恐万状、四处逃窜,于是生命力大为增强,成活率大大提高。这样一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被运回了渔港。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在人们的生活中需要“鲇鱼”式的奋进,车市同样需要时不时地出现“鲇鱼”式的搅动。十年前的中国车市,自主品牌可以说是促动汽车价格下调、促进车市繁荣的“鲇鱼”,而十年后的车市,同样需要敢作敢为、敢于打破常规的车企充当“鲇鱼”;在合资品牌占据大半江山的A级车市,长城腾翼C30不经意间成为搅动车市的一条“鲇鱼”。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已经从低端低价阶段,进入到与合资品牌同台竞争的阶段。随着一些自主品牌推出中高端品牌,它们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但如果在A级车市,自主品牌们尚无法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的话,更遑论中高端车型?如果连被看作低质低价的韩系车都无法超越的话,更何谈欧洲品质、世界车企?那么,在A级车市,怎样就算具备了与合资品牌一决高下的资本?
笔者认为,销量是一个最直观的反映该车型潜力的关键,月销超过一万辆的车型当然最有话语权。但在这个阵营中,其实依然大多为合资品牌所占据,自主品牌能够突破者寥寥。目前似乎只有“老牌”比亚迪F3和“新秀”长城腾翼C30月销量过万辆。其它如吉利帝豪EC7、奇瑞A3等虽然品质上不断提升,销量上不断冲刺,但离月销万辆总还有一定距离。
而随着比亚迪F3巅峰之后的缓慢沉寂,长城腾翼C30却大力冲刺,令业界刮目相看。5000辆、8000辆、10000辆,上市仅仅三个多月,在车市整体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长城力作腾翼C30逆势上扬三级跳,从5月18日价格公布,到6月份全面上市,随即第三个月即荣登万辆俱乐部,这一速度在中系A级家轿中首屈一指,也独创了史无前例的“腾翼速度”,成为A级家轿市场的新标杆。
掐指算算国内的A级车市上比较活跃的车型,大都有合资品牌所把持。朗逸、新宝来、卡罗拉、科鲁兹、新凯越、悦动等,鲜见自主品牌的身影。随着中国经济体的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国家政策的鼓励,一辆属于家庭的入门级家轿也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各车企都使出浑身解数在A级家轿市场一决高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腾翼C30淡季入市,此前并不被业界看好,但其却能够做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上市即红,创造了逆市飘红的“腾翼现象”,即已彰显了其不可小觑的实力。
说起车市,A级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主品牌们更是不能轻易放过的,这也是它们从低端攻向高端的桥头堡,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随着追求品质日渐成为中系车的制高点,于是有车企亮出“中国造”,它们不再局限于追逐而是选择平等对话。但合资品牌显然不会无视自主品牌在A级市场的冲击,虽然此前有奇瑞A3、吉利帝豪、比亚迪F3的屡战屡败抑或屡败屡战,但除了F3外这个市场已经长期缺少强有力的“鲇鱼”出现了。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9月产销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在A级车市上销量过万辆的车型大都有合资品牌所把持,自主品牌要想突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并不表明自主品牌就没有机会突破自己。像比亚迪F3就曾经一度突破3万辆,一枝独秀令业界震惊,如今长城腾翼C30用不到3个月的实现突破万辆,不仅让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兄弟刮目相看,更是让大众、丰田、日产等合资品牌们不可小觑,这种历史性的跨越完全打破了自主品牌在A级车市慢热的沉疴弊病,这也表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9月初举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理事长张小虞不无严肃地说:“去年实现的30%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目标,在今年7月份又回落到26%,可见自主品牌的任重道远。”多种数据表明,要保住30%并向上发展,必须依托于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品牌升级之路,这是提升自主品牌价值的不二选择。那么,在自主品牌向上一级的A级车市,抑或是在今后中高端车型市场中,永远都需要有更多的“鲇鱼”参与进来,搅动车市!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licun2008@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