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企觊觎涨价  到底谁在哭穷?

(2008-03-04 22:52:47)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汽车

钢材

铁矿石

涨价

成本

分类: 汽车评谈
 

    3日开幕的全国两会上,物价无疑是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想想看,无论是萝卜白菜方便面,还是电视空调洗衣机,几乎所有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东西都明显地涨价了。连笔者一向爱吃的馒头也由一块钱5个变成了3个,而且体积也缩水成“旺仔”小馒头大小,此时此刻才感触到馒头国家标准出台对老百姓的保护意义。
    而在汽车市场,厂商也都嚷嚷着成本增加了、受不了了、该涨价了!认真想想,理由似乎很充分。全球大部分铁矿石价格上涨了65%,引发汽车钢材涨价的连锁反应。而轮胎企业、汽车玻璃制造企业等也在酝酿上调价格。除此之外,随着CPI不断攀高,车企的员工工资、运输成本、营销成本等不断增加,汽车业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
    理论上来讲,去年以来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降价,而汽车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均在上涨,因此汽车今年涨价的可能性也显得名正言顺,不涨价反而不符合经济规律了。尽管各生产厂家都认为成本攀高给企业造成太大压力,但对涨价却始终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谁也不敢冒然涨价,厂家大多成为涨价风潮中的旁观者。
    那么,汽车涨价之声不绝于耳,到底谁在哭穷呢?实际上,引发涨价传言的主要原因在于车企利润空间的被挤压。因此,在这场利润攫取战中占据劣势的低端品牌显然构成哭穷的主力。面对节节攀高的成本及人工压力,对于中高端车型来说,虽然存在压力,但由于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其所面临的危机早被车企悄然施展乾坤大挪移转移到低端品牌身上,自身完全可以消化掉。相反的,对于低端品牌车来说,利润的缩水则让企业经营不可避免地陷入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困局。
    汽车降价是大势所趋,如果此时低端车涨价,等于自断生路自寻死路。因此,哭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面对各种原材料及人工价格的不断攀高,如何控制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提升产品的品质与价值,此时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直接涨价不现实,那么只有撑住,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撑到最后的,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