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
北大,南大,清华这三个学校我都去过,都有一定的了解,每到一个城市,我最喜欢看的不是景色,不是玩的地方,也不是好吃的地方,而是高校和书店,一个地方的特色,风土人情,发展潜力,经济能力等等,我觉得可以从本地的高等学校看出来,比如学校的风气,学生素质,教师水平等等。
以上涉及对各校的评价,丝毫不涉及哪个高哪个低的问题,也不含有贬低哪校之意。而且都是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可以谈论。
由于涉及隐私的问题,有些地方我做了处理,但不影响大家阅读,也望大家谅解。杜老师希望我能发表出来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也经常来这个网站看看,真心希望大家,也希望自己能愉快的成长。毕竟我们大家都还很年轻,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期间会遇到挫折,会痛苦,会失望,也会开心,快乐和成功,我们只是尽力使痛苦短一点,快乐长一点而已。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
发了帖子,想到了成长,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回想自己长大的路程,自己有一种冲动与感动。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亲,他们给了我血肉之躯,教我做人的道理,供我上学,在我成长的路上为我挡风遮雨,希望我健康快乐的成长,好像从来没有奢望我有多大的出息,只是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平平安安的。每次看到有人被骗的消息,母亲都紧张的打电话过来提醒我注意安全!而每次我离开家乡回学校的时候,母亲的眼睛第二天早上都是红的,这一切是我的邻居和我聊天时无意当中告诉我的;而我的父亲在送我去南京的时候,回到了家当着我亲戚的面眼泪就下来了,在我印象当中,父亲以前是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的!
而现在的我,也似乎明白了父亲当时在南京为什么那么的沉默,而且当时我把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知道放在哪里了,似乎“丢”了,我当时呆了,而父亲却一直忙着寻找,没有责骂我。
我长了这么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现在想来,我的父母亲给了我勤奋,善良,守信和大气,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教给他们的子女独立的性格。
看看回头路,我一直是个“好”孩子,从小喜欢看书,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一直很努力,很上进,也没有给家人添过什么麻烦,也不敢添,添一次,可能就要破一次灾,估计我家经济上就要“垮”了(我和我弟弟都在上学,都是并轨的学校),毕竟我们只是很普通的人家;所幸的是,父母亲从来不过问我的成绩,是好是坏,他们是不过问的;成绩单要他们签字或者过目,父亲签了就给我,然后去看他的什么明史演义什么的,而母亲多嘱咐我和弟弟要添加衣服,要吃饱,,,,,那时候耳都听烦了。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爱子女的,可能爱的形式不一样而已,但父母的心是一样的,他们也都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如果有可能,有出息。
也许平安就是福吧!
我想如果我结婚了,有了子女,心情也是一样的。
拿了工资后给家里寄了两千,本来想寄三千的,母亲却要我多吃一点,多的话再存起来以后买房结婚用。母亲一直在大街上扫地,每天五点就得起床(母亲胆小,怕去迟了,领导说她,她一向很准时的),有好几次看错了时间,四点就赶去了,当时一看工具房的门没有开,再一看表,才发现只有四点,只好在大街上等,可是冬天呀。而那时候我却在温暖的床上睡觉!也想过替换母亲,但她死活不肯!只好随她了,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心态吧。人也慢慢变老了,也需要一点事情做吧,不然可能会生病的!
后来我就花了二十多元给母亲买了一个闹钟!
再买了两双冬天洗衣服用的胶手套(要知道,长江一带的冬天其实比北京还冷,水相当刺骨),母亲很珍惜,看得出她很高兴,但我以后却从来没有看到她用过!
我承认,我是一个书呆子。很多事情不懂得,人情事故什么的。但书呆子其实也有好处,至少在他成年以前他没有过什么坏的影响!一个人如果肯学,从书呆子变成熟也许不那么困难;而另外一种类型的人要变成书呆子可能比较难吧。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从书呆子做起吧。
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幸的是我已经有工作了,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家里也不用愁生计
了,母亲却又开始愁我的婚事了。sigh!
也许这就是父母亲吧!
自己努力吧,既然是书呆子,那就从最基层做起吧,慢慢开始学另外一种书本吧。当领导”抱怨“(没有当着我的面)说:招了一个研究生来看机器,简直是大才小用!(我们的领导是中山大的硕士),我当时心里发麻,心里说:别把我当研究生,当什么人才,能做出成绩的才是人才,光学历没有用!看机器有什么不好?我会用哪些机器吗?我担心有时候被人“捧”得太高,摔下来自己会疼的。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再看看现在的工作,还是踏实地走下去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有些不知所云,见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