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书讯

(2017-11-09 20:41:28)
标签:

田俊武

旅行叙事

经典文学

美国19世纪

分类: 中外文艺史话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书讯

    田俊武教授历时四年悉心撰写的《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首例专门深入研究美国19世纪小说和诗歌中的旅行叙事的学术著作。作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中美富布赖特学者,20119月赴美国耶鲁大学英语系和美国学中心从事美国旅行文学研究. 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14FWW012)的最终结项成果。

   作者从20119月至20129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呆了近12个月,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各个大学图书馆搜集大量研究资料,并在中美富布赖特额外资金的资助下通过旅行采访了多所美国大学的教授,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而完成该书的主体部分。在20175月中旬结项前撰写多篇关于美国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的研究文章,分别发表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语教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国语文》等国内主流文学期刊上,其中一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外国文学》卷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依此印证了该研究的独创性和可行性。

  全书近30万字,全面考察了美国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和诗人作品中的旅行叙事。美国是一个俗称“坐在车轮上的国家”,其民族的流动性早已升华成一种“旅行情结”,并在以小说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中表现出来。美国文学评论家詹尼斯·斯道特指出:“旅行的确是美国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甚至可以说美国文学中充斥着各种旅行,其普遍之程度,远超出我们的预想。”本书以斯道特的观点为切入点,将学界尤其是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所忽视的美国19世纪经典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学发生学、传记批评、文学地理学、主题学等理论,探寻旅行与文学的起源关系、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美学特征,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美国19世纪小说和诗歌中的旅行叙事、旅行范式和基本主题.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主要体现在詹姆斯·费尼莫·库柏的西行叙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大海旅行叙事、纳撒尼尔·霍桑的夜行叙事、沃尔特·惠特曼的大路旅行叙事、马克·吐温的大河旅行叙事和亨利·詹姆斯的欧洲旅行叙事等。库柏的西行叙事借助于追寻式的罗曼司和历险叙事模式,再现主人公的西行历程, 揭示“西行”在美国人民心中的仪式性意义。麦尔维尔的大海旅行叙事借助于罗曼司式的漫游和历险叙事结构,揭示大海旅行的文化仪式含义,阐释麦尔维尔的二元对立、人性自我发现以及对宇宙本体的终极探索的史诗性思想。霍桑的夜行叙事,借助于坎贝尔“英雄旅行”单一神话和荣格“夜海航行”的叙事模式,表现人物夜间旅行的行为,阐释作家的“人性恶”思想。惠特曼的大路旅行意象具有两个方面:通过 “公共旅行”意象表征 “美国梦”、“民主自由”、“普世之爱”和“天定命运”等宏大主题;通过个体的心理旅行意象表征美国民族精神成长的历程。马克·吐温的大河旅行叙事,主要揭示了大河旅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也是美国从幼年走向成年的表征。亨利·詹姆斯的 欧洲旅行叙事,揭示19世纪的“大旅行”对美国人的心理影响、美国民族的寻根朝圣以及新旧世界冲突等主题。

在当下的中国,旅行日益成为国民对内和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重温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旅行叙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隐喻,对于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作为人类学中一种“失落的”宏大叙事,旅行在美国19世纪的经典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由此产生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我们国家也具有悠久的旅行文化,我们的作家们也应该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旅行,表现中国人民通过空间的“旅行”来达到“精神”的启悟,认知中国身份、传播中国价值、树立中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