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通讯 |
最金色的季节8月末,瑞典政府投资3亿瑞典克郎重新建造的这艘仿古木制帆船 “哥德
堡号” 停靠斯德哥尔摩港,随中国媒体代表团在瑞典访问的本报记者参加了“哥德堡
号”试航成功的庆祝活动。
蔚蓝色的帆影将驶向中国
要目睹“哥德堡号”驶进斯德哥尔摩港的时刻。
当“哥德堡号”的帆影远远地出现的时候,航道两岸的数万人开始了他们的庆祝活动。
他们的庆祝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不只是鼓掌、欢呼,还要高举着啤酒杯唱歌、跳舞,
任凭啤酒的泡沫四处飞溅,泡沫溅得越远,他们就越快乐。“哥德堡号”也鸣笛向欢迎
群众致意,船上装备的仿古火炮按照瑞典皇室规格鸣放了21响礼炮。“哥德堡号”停靠
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从船上走了下来,走到了欢乐的人群中,中国歌星韦唯也参加了
庆祝现场的演出。
“哥德堡号”仿古帆船将从瑞典哥德堡市启航,沿途停经英国伦敦、西班牙加的斯、巴
西累西腓、南非伊丽莎白港和印尼雅加达、新加坡等港口,2006年7月到达中国广东虎
门港,之后前往哥德堡市的友好城市上海,整个航行预计2007年9月完成。负责监督船
只复制工程的瑞典新东印度公司副总裁约兰??本特松17日说,“哥德堡号”仿古船将实
现近300年前那艘“哥德堡号”的愿望,“把西方和瑞典对中国的崇高敬意和友谊”带
到中国。这次活动的女发言人安妮卡??芒努松在瑞典城市哥德堡说,“哥德堡号”航行
全程7万公里,将有船员80人,其中30名固定船员,另外50人正在向全世界招募。瑞典方
特别希望中国人也在上面担任船员。
3000万美元。现在的“哥德堡号”船长40.9米,宽10.7米,满载后重1150吨。全船用橡
木制作,有的是100年以上树龄的大树,其中36米高的主桅要两人合抱,帆的面积达到
了1900平方米。这艘船的动力主要是依靠风力,但也安装了现代的动力设备。
商船进行了132次航行,从中国运回了大量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等商品,这种贸易
对哥德堡乃至整个瑞典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据估算,一艘商船运回货物的
价值,相当于瑞典全国当时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造船厂建成。在此后的7年中,“哥德堡”号先后3次往返瑞典至中国的航线,被认为是
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带回的大量中国特产,曾在瑞典及周边地区
刮起一股“中国风”。1745年9月12日,装满中国商品的“哥德堡号”从广州返航途中
,在距哥德堡港口仅900米处沉没。在到达岸边的最后一刻沉没,就像167年后的“泰坦
尼克”一样成了著名的悲剧和千古之谜。至今在瑞典都有各种说法,商船上了高额保险
,是有意沉没的;船两边各开了七个敞口,都是架火炮的,是遇上海盗了。为此,《探
索》专门拍摄了电视片《“哥德堡号”——沉没与再生》,提出了许多的疑问:船上是
什么货物?船员是否生还?船到底是什么原因沉没的?
市海洋考古协会对沉船残骸重新进行打捞,获得大量瓷器碎片、茶叶和香料。“哥德堡
”的发现,证明了18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繁盛,它的航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线
路之一。18世纪初期,中国的对外交流就延伸到了北欧,尤其是广州,1728年,法国在
广州设立商馆,以后荷兰、丹麦、瑞典等北欧诸国也相继在广州设立商馆。从此之后,
广州和北欧之间的经贸交流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带动了整个东南沿海的对外商贸活动。
“哥德堡号”出水文物故宫展容
共计超过100万人次。
,古老的建筑和古老的大门都显示着它的历史,哥德堡河上来往的游船和路上叮当行驶
的有轨电车都不能打扰它的平静。然而进去之后却是现代感极强的大飘窗和新颖、简洁
的展品布置。在全是瑞典文的解说中我们也能一眼看到来自中国的文物,精美的瓷器、
红木的家具、满清女人的服饰,这都是“哥德堡号”,把古老的文明带到了遥远的北
欧。
前一篇:阳光下那悠然移动的身影就是藏羚羊
后一篇:哪里去找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