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钙怎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2012-09-13 11:10:29)
标签:

健康

 

http://s13/middle/3fd4d99etfdf7ec518c5c&690



  步入中年后的我身体的问题渐渐多了起来,某天忽然足跟痛,而且痛了数日也不消退和缓解,就医后医生说是骨刺,缺钙造成的。立即行动——补钙,第一个补的办法是吃钙片,吃了一段时间后因担心副作用停了。那么食补吧,民间常说喝骨头汤补钙,于是开始每周喝一次骨头汤,几个月下来,足跟痛没有缓解,人却胖了不少,原来骨头汤中的脂肪含量多,钙含量少,每10公斤排骨中含钙大约200-250毫克。到底该怎么补钙呢,笔者开始翻阅书籍,听专家讲课,渐渐明白怎么补钙更有效,今天分享下我的心得。

什么人群缺钙:儿童、妊娠期、老人、更年期女性

1、儿童期生长发育较快,对钙的需求量高,如果长期摄入不足,或者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D,婴幼儿枕秃,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严重的骨骼变形,比如鸡胸,方颅,O型腿、佝偻病等。

2、妊娠期女性对钙的需求量提高,同时钙的吸收率也增加。

3、步入老年后骨中的钙丢失速度快,骨质降低,补充不足或流失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外力轻微碰撞或摔倒后极易骨折。还有些80岁以上的老年人,打个喷嚏肋骨骨折,都跟骨质疏松,钙大量流失有关系。

3、更年期女性绝经后,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除了易骨折之外,还有可能出现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关节老化、肌肉萎缩、腿部静脉曲张、骨骼变形等。

※ 钙是怎么流失的:年龄、饮食 、生活习惯

  钙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婴儿时间吸收率为60%,儿童期为40%,年轻人25%左右,成年人20%左右,老年人就更低了。补钙应趁年少时,年轻时多些储存,为老年后的钙含量多些存储。

钙的不足还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关系,比如日常吃的食物含钙量低,长年的钙摄入不足,或者补充钙质的方法不正确。还有成年人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会造成骨量的加速丢失,如长期过度饮酒、抽烟、喝咖啡,可乐、乱用药物(镇静剂、糖皮质激素等)、缺少运动,或者身体负重过多者。

如何判断自己缺钙

  判断缺钙的方法是到医院做骨密度或骨矿物质含量的检查。做血钙检查不准确,因为血液中的血钙浓度是平衡值,无法判定是否缺钙。

 

怎么补钙

1、食物来源奶及奶制品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每天喝奶的量为300-500毫升,建议选择纯牛奶来喝,一些高钙奶因添加物和饮用者个体不同,所以不一定能很好吸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建议每天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空腹喝奶,与主食(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还可选择酸奶、舒化奶。血脂偏高、身体较胖、或者想减肥的人,建议喝脱脂奶和低脂奶。

豆类、坚果、小鱼、虾皮、绿色蔬菜(菠菜、紫菜)、木耳、干海带含钙量也高。如菠菜和豆腐一起凉拌时,先把菠菜焯一下再跟豆腐放在一起,可降低草酸的含量,防止形成草酸钙,影响钙质的吸收。大豆的含钙量也高,每100克干豆含钙191毫克,但是做成豆浆后,因为干豆子使用的量少,补充的钙质也少。

2、钙片

  吃钙片补充钙的时候,要适量晒太阳,或连同维生素D一起补充,这样才有助于钙的吸收。买钙片的时候还要看标签,确定每片的含钙量,计算出服用的量,如每天几片。

钙补充时忌过量

  钙在人体内是微量元素,并非多多益善,补充多了会造成肾结石,还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的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天,成年人及1岁以上儿童钙的最大补充量不能超过2000毫克/天。

 

附:挑选奶的方法:

1、  看日期,生产日期距离购买日越近越好。

2、  看包装,包装不要出现破损或字迹模糊不清,看清产品上的标识(低脂肪、无糖、高钙、   添加维生素等),确定你需要的品种。

3、  看消毒方式,巴氏消毒的奶通常是低温消毒,保存期不易长,通常当天买当天喝,冰箱内存放不超过三—五天。高温灭菌的奶保存期长,一般是一个月,常温保存即可。

 

参考资料:

1、[2]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2、[2]范志红  怎样吃最安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4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佳扬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    会员

QQ:   517824737

电话: 186105584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