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李鸿章故居(组图)
2008年11月14日,我第一次参观了位于合肥市中心的“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是晚清建筑风格。读大学时学经济、管理,对李鸿章的了解不太系统。通过这次参观,对李鸿章、对晚清历史、对徽商、对合肥等增加了了解。李府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卒谥文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24岁中进士,后组建淮军,镇压农民起义;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间,主办洋务,兴办近代企业,创立北洋海军,力图富国强兵,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对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厅又称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东西两厢是李氏后人的书房,清雅疏阔,青砖漫地。

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一只古钟,左边一面镜子,右边一面屏风,寓意这具家宅“终(钟)生平(屏)静(镜)”。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故居当年规模很大,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气势。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 
厅内展示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展览分“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军、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外交以及毁誉参半的一生”等五个部分。

1902年法国发行的明信片《列强宰杀中国龙》。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用人最是急务,储材尤为远图。显示了他的西学东渐思想。现在的领导也有这样的思想?!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李鸿章手书。这幅对联在山西祁县乔家大院似乎见过,估计
是复制过来的李鸿章赠联。其中,“子孙贤,族将大”,有说“族乃大”的。
李鸿章拟的对联“家给人喜顺若流水,时言乐笑穆如清风”,流露出了他的处家、待人态度。
从李鸿章故居出来,让人联想到洋务运动,联想到曾国藩、张之洞,联想到近代的中国、现代的中国,未来的中国!
杨海燕 摄影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