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美化嗓音
(2009-03-24 22:56:31)
标签:
健康科学发声慢性咽炎梅祥胜嗓音保健嗓音咽喉疾病声音嘶哑声带小 |
|
走进梅祥胜副主任医师的诊室,墙角摆放的一架大钢琴很吸引人的眼球。梅主任正在教一位教师练发音。“把嘴张开,轻松地,由低到高,yao……wo……”显然,他用的是美声。但你怎么也想不到,一位医生的嗓音会如此至纯至美,而且底蕴十足,一点不逊色于专业演员。 患者小林很年轻,来自河南长垣,在一所中学教语文。她的声音小而低,说话像掐着脖子。她说自己去年这个时候,即学期结束时失音,说不出话。在当地吃药治疗,不教课时症状有所好转。但接电话一超过10分钟,就又痛又哑。她很后悔,说自己以前讲课不是说,是声嘶力竭地喊。 梅主任为她检查后认为,小林患的是慢性肥厚性喉炎。他说,慢性喉炎、声带疲劳、声带小结、息肉这类病,在教师中非常多见,原因在于他们不会用嗓,只知用脖子以上部位的肌肉说话。由于咽喉部肌肉比较紧张,发音时靠非常小的气流冲击声带。长此以往,声带黏膜相互间频繁地碰撞,导致损伤→充血→水肿→炎症→表面纤维化→慢性喉炎、息肉、小结等一系列症状出现。虽然一般人都是用这种方式说话,但话说得少,不至于造成不适。而做教师和播音员就不同了。 教你三步发音法 人类天生就会科学的发音,即用肚子“说话”。如果观察婴儿的哭,你便会发现,他们发音时要鼓肚子,即使大哭,也不会哑,而且越哭越亮。但人类在学会站以后,为了省力,发音倒退,说话时仅用脖子以上肌肉,很容易出现嘶哑。如学龄前儿童发病率很高的喊叫性声嘶,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怪声调的发音等。 要学会正确的发声,首先要回到婴儿状态,训练用肚子“说话”。这种训练分为三步,每种动作各做10分钟。 第一步,吸气。面对小林,梅主任教她找吸气的感觉时说,就像闻花香,像要打喷嚏,或要抬起一样很重的东西时猛然吸一口气。要注意的是,气要吸到肚子里,要鼓肚子。在家练习时,可以对着镜子照一下,脖子下不要出现凹陷。这种锻炼可让胸腔横膈膜下降,加大肺活量和气流储备,使气流有控制地放出,减轻对声带的压力。 第二步,呼气,发“si”声。随着梅主任“放松、吸气、鼓肚子、准备”的口令,小林开始随着一同发声。大约坚持了25秒左右,又开始吸气,如此反复三遍,小林基本学会了。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