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师下临床,如何定位?(原创)

(2007-09-12 20:25:14)
标签:

职场/励志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定位

治疗团队

分类: 工作笔记
   在老年科呆了也将近一个月了,除去休息及岗前培训的时间,真正呆在那的时间,大概也有十多二十天吧。
  这二十天里,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医生查房,看病历,看书,看资料。。。
  他们都觉得我很闲,因为他们查房的时候我在边上看着。他们写医嘱的时候我在看书,等他们都不用病历在忙其他事的时候,我就可以拿出病历来翻翻,还是看看。
  他们说我闲,所以自己也觉得自己很闲了。。。
  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我很幸运,因为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并且和专业相关的事做。主任也相当支持,在药房熟悉了一段时间后,主任把我调回了临床药学室,并且让我下临床去学习,时间自由安排,上午跟医生查房,下午可以继续留在临床,也可以回科里看书,需要查资料的话还可以整下午呆在图书馆。。。
  去了临床,医生不知道我来干啥。我说来学习的,怎么学呢?我不知道,医生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没培训过药师。学着写病历管病人吧,那是培养医生的做法。于是我就在那看,他们也不给我什么任务。
  于是我便成了自由人,难怪他们都说我闲。。。
  一个临床医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医院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听课以及三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制,那些只是想做医生的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而那些目标更高一点的,更努力一点的人,不仅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还会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一个做学问的人!
  而一个临床药学毕业的学生,因为临床药学在有些医院是新生事物,所以自然也没有针对临床药学学生的培训机制了。一切都靠自我培训。所以,很担心一个问题,就是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之后,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临床药师吗?自己的努力能创造出价值吗?这种价值能够在病人身上体现出来吗?
  所谓的闲,究其根底,是缺少一个参与机制,无法体现自己努力所获得的价值。临床医生在学习阶段,好歹能帮上级医生写病历,开验单。通过这种方式,上级医生高兴,自己也得到了提高。而临床药师在成长阶段,更多的是自我培养,也就是自娱自乐了。医生们忙的时候,我当然只能在旁边看看书了,所以在办公室就形成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医生们忙得团团转,我坐在那悠闲地看着书。。。
  其实我不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临床方面需要把握精神科的症状学,诊断标准,躯体疾病的处理,以及检验单的阅读。药学方面主要掌握药物的禁忌症,相互作用,以及各个药物的特性等等。。。
  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这么多内容,却不知从哪下手,只能是这里锄一下,那里挖一耙。这样很糟糕的。。。
    怎样给自己定位呢?想了一段时间,也和临床医生交流过。当然,最重要的是领导想让你做啥。。。和主任沟通是最必要的了。主任没放我去实验室那边,想让我在临床多学学,把精神科临床药师当做努力的方向。
   和自己想出的结论一样,做一名精神科的临床药师,是给自己的定位。有了定位,就有了努力的目标,以后的方向应该重点放在药物上,精神科的临床,只要及格就行。
   这似乎又回到了以药物为中心,而违背了临床药学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个人看法:临床医生的看家本领就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方面,医生只知道哪种病用哪类的药,除了几种自己常用的药,具体到一个药的话,医生未必熟悉。而这正是临床药师努力的方向。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以及护师,营养师是组成一个治疗团队,这是现在经常提到的。既然是一个团队,当然要有一个核心了。毫无疑问,医生是治疗团队的核心。所谓的“以病人为中心”,当做是指这个治疗团队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指药师抛开治疗团队独自围着病人开展工作。
   而这个团队中,临床药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对辅助性的,医生缺少详细的,确切的个药信息,临床药师负责支持工作。
   当然,药师直接面对病人掌握病人的一手资料也是绝对重要的,所以临床知识必不可少。但是要避免陷入一个误区,药师掌握临床知识的目的并不是要去给病人明确诊断,而是在医生确诊的基础上能够明白患者的病情。从而确定药物治疗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框架内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药物信息,以治疗团队的角度去实现临床药学“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呆了这么长时间,思路终于有点清晰了。剩下要做的就是继续他们眼中的“闲”,成长的过程需要时间,我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急功尽力了。        
   年轻人嘛,不要心浮气躁,要沉得住气,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