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高尔夫之七十三:2015年7月

(2015-07-02 08:40:14)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尔夫

    1、挥杆节奏需要切实放慢和稳定。做到不慌不忙,站稳身体。

  2、用大肌肉带动转体和上下杆。

  3、注意上杆时双肩转动的位置与脊柱保持垂直。左肩上到正对球位即可,略微停顿。

  4、留住头部。避免上半身的左右大幅度晃动。 

  5、注意上杆时左手臂伸直&放松。

    6、六七号铁。

 

7月3日全天,卧龙谷:102杆/100杆/93杆。

    首次尝试54洞,十二小时完成,因为小赌而全程认真,成绩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坚持下来了,就是成功。

    中长铁杆发挥不错的,而且敢于打了,是最大的进步。全天下来的后果就是双腿累得难受,手臂和肩膀都还可以,算是挥杆发力还正常吧。左手大拇指根部有点疼,是握杆还有点紧了吧。左脚无名指指甲有点发乌,是鞋子有点紧了的缘故。

 

7月10日下午,国际:98杆。

    1、做一件事就应该专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就应该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杂念牵扯太多是无法做好的。学会适时“放下”。

    2、挥杆,有了新的教益,有了新的体会和感觉。尤其是要站稳下盘、让重心在脚掌中摆正,避免击球瞬间身体后倒。

    3、短切,不练不行。

 

7月14日下午,瑞麒:

    两个词——“节奏”和“柔和”——

    关于“节奏”:就我,太多时候,球乱是因为挥杆乱,而挥杆乱是因为节奏乱,于是,要么目的性太强,畏手畏脚,要么想要发全力,速率快得吓人,自然动作不标准不到位,自然将如LD所说的“YY往往是得不到结果的”。因此,要把以外的挥杆节奏放慢和稳定下来,让上杆顶部微顿一下,让眼睛盯住球位,让各个动作到位,余下的就是按照标准的发力顺序来。包括短切。

    关于“柔和”:放松,让肩手都变得柔和,连接好身体和杆头即可。试挥时一定要找出这样的感觉,切实避免只转肩或只用手来打球。要让杆头的力量在击球瞬间释放出来。

 

    当然,短切还需要注意:①杜绝过早抬头,把重心保持在左腿上。②右上臂靠紧肋部,随动,而不得在右手腕上使力。

 

    上杆时杜绝右肘鸡翅膀。

    下杆时转腰带动。

 

7月16日下午,保利:97杆。

    1、球场策略需改进。遇上尴尬距离,不妨留出擅长距离多一杆上,Bogey很稳当,甚至可能Par,否则失误后的损失更大。

    2、挥杆节奏务必稳定。球友建议的75%挥杆不妨采用。“举重若轻”。

    3、短切:重心+抬头+节奏。失误仍多,不练不行。 

 

7月21日下午,流真高尔夫学院

    身边的几位球友如徐先生兰先生贺先生等都是好人呐,专门邀约到一家新开的室内高尔夫球场,模拟十八洞是小事,最主要的是可以一边挥杆一边聊,彼此之间看看动作什么的,而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可是异常的重要——连续几场短切都有太多的问题,越打信心越没,亟待纠正,于是主动申请“小板凳第一排就坐”,虚心聆听,专注要领,受益匪浅:

    1、短切,要保持入球点的稳定,就是要①用上转体和转肩②双手握杆角度不变,那么,

    一是用右手腕(而不是左手腕)来固定杆身与手臂的角度稳固,左臂放松并与右臂一起保持上肢三角形的稳定(实际只是随动),切球之后手腕继续朝向目标方向(而不能翻转)以保持杆面朝向目标方向,

    二是用上转腰,转腰上,转腰下,避免只用上了肩和手,

    三是重心保持在左脚上,

    四是死不抬头,要看着球被切出去。

    2、上杆,幅度小一点、再小一点。重心在右脚内侧。

    髋定肩转,把背部拧紧即可,尽可能地保持眼睛能够盯住球位;右手腕务必托住球杆,避免杆头耷拉下来。并非上杆幅度越大就打得越远,反倒稳定性会丧失。只要下杆时能用上转体的力量,距离不受损失。

    3、转体。

    一是重心一定要转移到左脚外侧去。

    二是双肩是围绕身体轴心旋转,左肩不是往后拉。(这也是我以往击球后身体后倒的原因)

    三是左腿蹬直。

   

    室内十八洞挥杆感觉有进步,希望实战下场能够坚持。   

   

7月23日下午,国际:96杆。

    成绩不算理想,但是前天的练习和感悟得到了实战检验,效果很好。是有史以来收获最大的一场球。

    日后挥杆,得冷静,得放松,得养成正确的习惯。

 

7月26日上午,青城:93杆。

    ①要控制住挥杆速度,平稳挥杆节奏,②要控制住上杆幅度,③切实做到重心转移,④多练多练短切。

 

7月30日晚上,瑞麒:

    不能少了练习啊——多下场,不外是增添了实战经验,熟悉更多的球位、困难和心态,而稳定以致巩固正确的挥杆动作,还是得回到练习场上来,尤其是又有球友兰先生和刘先生的热心帮助,自然会受益匪浅——

    1、切劈,除了前述要点之外,特别提示:

    ①转腰带动下杆,注意要用下腹部左侧位置的发力。一是用上了大肌肉的力量,以彻底放松肩、臂和手,二是能够顶住左侧身体,实现更好的转体。

    ②留住头。要看着球被击打出去,要让右肩头旋转至下巴下方。

    ~~其实,短杆的练习也是为了长杆做准备,原理一致。日后练习应当逐渐转化到中长铁杆上来。

    2、长杆,尤其是一号木,要注意上杆顶点右手腕的“托住”与肩臂手的放松、下半身主动拧转带动的结合。切忌因为想要控制住上杆幅度而手上加力、进而导致下杆时发力秩序的紊乱。

    感觉,右手腕仅仅是“托住”,而不是用力去“撑住”。

    感觉,右手臂应该再向外伸出去一些,避免右手肘紧紧地夹住,同样的左手臂应该更向右伸出去一些,以紧紧绷住右肩胛下方的肌肉。

  ~~这一点,慢慢练习,慢慢感觉,慢慢来。 

 

 

    2015年7月:练习3次,下场7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