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在娇莺恰恰啼---《称心如意》之蔡乾顺

(2011-04-14 00:03:56)
标签:

称心如意

蔡乾顺

孝敬

买房

租房

城市

田园

娱乐

分类: 玫瑰之香(随笔)

自在娇莺恰恰啼---《称心如意》之蔡乾顺
(全文完~~~~~~)
自在娇莺恰 恰 啼

              文\安妮玫瑰

 

    当蔡乾顺的妈妈趴在儿子肩头哭的那一刻,我在家里的电视机前又哭了。我猜现场的女嘉宾妈妈和女嘉宾们的话可能伤到了她的内心深处,可能她会因此责怪自己,会嫌弃自己没能力帮儿子买房子,会对儿子有内疚。

    打开微博,看到很多人跟我一样,心疼蔡乾顺的妈妈。打开邮箱,我在静静的深夜读蔡乾顺写来的邮件。那些文字里浸着他的泪,读得我眼里心里滋长出北方不该有的梅雨季,湿漉漉的,闷闷的,微微有些抑郁。 

    第一次知道蔡乾顺是在编导刘樱的嘴里,她和编导小李来北京外景拍摄时,我想了解他们跟嘉宾的前期沟通,约了他们和嘉宾张浩吃了一顿晚餐。在餐厅了等了他们一个多小时,接近八点他们才从赶来,说为了拍一个嘉宾去了郊外,结果发现,北京的春天很晚,绿色很少。

    在刘樱的微博上,我看到个那位嘉宾的照片,穿着轮滑,穿过树影,刘樱说他是个爱自然爱滑轮的厨男。

    化妆前拿到节目嘉宾资料后,才知道滑轮男叫蔡乾顺,在北京做策划,想赚够了钱,五年后离开北京,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边种块地,一边通过网络继续写策划文案,和家人过田园生活。

    在男嘉宾化妆间,我跟蔡乾顺聊的少,主要是跟他妈妈沟通。

    蔡妈妈是内蒙古人,东北口音,去江南探亲时认识了丈夫,嫁到扬州后,依然在跟做姑娘时一样,每天去地里操持农活。在蔡乾顺七岁那年夏天,他们俩口子从地里割麦子回来晚了,发现家里竟然有闷好的米饭。丈夫问乾顺怎么回事,小乾顺说:看见人家家烟囱都冒烟了,你们还没回来,我就做饭了。第一锅米饭放水少了,没做好,倒进了猪圈。第二锅多放了点水,还能吃。

   丈夫乐呵呵地逗儿子说:饭有了,菜呢?

   乾顺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了,不好意思端出来,怕你们笑话,我把茄子丝切成了茄子块。

   丈夫挥挥手:儿子,去,端出来,切成块爸爸也吃。

   蔡妈妈吃一口米饭,挟一筷子茄子,忍着眼泪笑着说:饭也香,菜也香,儿子做得饭,妈妈吃着香。

    从此,蔡家的厨房多了一个小身影,每到农忙时节,蔡家的炊烟都会按时升起。

    蔡妈妈自豪地继续给我讲:我儿子特别孝敬。前几年我生病住院,本来没想告诉他,可儿子知道后,立刻给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回来,天天守在我病床前伺候。做完手术后,我插的导尿管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要处理一次,他整天整宿地看着,从没错过时间。隔壁床的人说:大姐,有这么个好儿子,你可真有福气,不知道我们家有没有福气让你儿子来当女婿。我说,你女儿才上高中,我儿子这么大了,别耽误你家孩子……

    这些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在节目现场讲出来。因为我不愿意曝料,因为现场的气氛越往后越让我感伤且压抑。

    自在娇莺恰恰啼---《称心如意》之蔡乾顺当主持人李湘和维嘉邀请蔡乾顺上场时,我的心忽地拎起来,我怕大家像接受不了丽江男李伟胜一样,不能接受他规划的五年后回归田园生活。我曾在化妆间给蔡妈妈提前作了沟通,问她如果大家不接受他儿子选择这种生活怎么办?蔡妈妈回答的很干脆: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北京房子那么贵,为什么非要在那里买房子?如果儿子媳妇不想住外面,我家自己有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还有个大院子。

    乾顺上场了,穿着一件薄薄的休闲白西装,这是在很多衣服特意挑出来的,能显他胖一点。

    现场的妈妈们和公主们对他斯文的样子很满意,笑容里满是认可。

    乾顺用那英的《梦醒了》作为爱的宣言,我也特别喜欢这首歌,喜欢曲调,更喜欢歌词:……想跟着你一辈子,至少这样的世界没有现实,想爱着你一辈子,做你感情里的最后一个天使。如果梦醒时还在一起,请允许我们相依为命。灿烂也许一时,平淡走完一世,是我选择你这样的男子,就怕梦醒时已分两地,谁也挽回不了这场分离,爱恨可以不说,责任可以不分,天亮了,我还是不是你的女人……

    我很喜欢这首歌,情不自禁跟唱。我想,我们谁也不想分离,相爱牵手总想白头,可绝大多数人都曾被爱情这堵墙撞得头破血流,我们舔吮着伤口,找准幸福的方向,要求自己坚强。

    当VCR展示出乾顺买菜做饭的生活场景后,女嘉宾的妈妈脱口说出了我的前搭档盛洋在前几期节目中说的话:男人系上围裙的时候最有魅力。这句话从那场节目播出以后,深得女人们的拥护,微博和网络论坛上,很多女性发言说想找个围裙男。

    现实版的围裙男蔡乾顺就在这里,妈妈们公主们很满意,一时间现场爆发出抢女婿的热闹场面。连最冷静的馨月妈妈也露出了少见的笑容,一番问答后,直接说:你非常对我的心思。11号肖蓓直接问:你有没有想到过来长沙?发型很古典的肖妈妈跟着说:我们长沙这个地方啊,房价也不是很高,又适合居住,人都热情好客。我女儿觉得你很漂亮,我觉得你特别适合我女儿。在这个段落里,录制现场的气氛好极了,每个人都开怀大笑。

    轻松的话题从晓菲妈妈的发言开始,慢慢降温。晓菲妈妈因为女儿不想离开北京,决定放弃对蔡乾顺的选择。对于乾顺的五年后离开北京计划,晓菲认为他是个不能承受压力的人,质疑他之前的十年如何在北京过的,是不是像山顶洞人一样窝在家里。

    乾顺回答说:……我选择一个地方,是要考虑到我的家人,老人孩子的生活环境。我不是逃避压力。

   晓菲继续问:……有了家庭之后压力会更大,有了孩子之后压力会更大,你怎么面对?带着老婆孩子去一个偏远的地方隐居吗?

   不是隐居,是去离城市、城郊更远的有山有水的地方。乾顺的回答很干脆,可还是让晓菲觉得,他缺少一份担当。

   乾顺的语气从这里开始有点硬,笑容也消失了,逐级上升的小辩论也由此开始。他问晓菲:难道留在城市里的所有男人都是有担当的吗?

   晓菲说:你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是逃避。

   哦,这句话让我在台下立刻想辩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肯定是不包括在哓菲所说得我们所有人这个范畴内。VCR里公开提供的小蔡7岁开始学做饭,和现场的做饭做家务对答,以及想到一个适合老人孩子生活的有山有水的地方去居住,这几个因素组合在一起,我得出的答案是:小蔡是个从小便会主动担当家庭重任的人。自在娇莺恰恰啼---《称心如意》之蔡乾顺

    晓菲和小蔡的辩论环环紧扣,剪辑播出之后,大家看到后来林柏汐也参与进来问他什么样的收入能支撑这样的生活。小蔡说可以通过网络接一些策划案。在这段话之后有一个大一点的谈话段落,在后期编辑时大概因为节目播出时间长度的限制,被剪辑掉了大部分。当时,身为主持人的芒果影业董事长李湘听得着急,忍不住从职场角度给小蔡建议。她提醒小蔡,仅仅通过网络不能维护客户关系,小蔡解释道,他一般都是通过网络接任务写策划案。李湘说,比如某品牌让你策划开幕式,通知你马上过去开会,你离得那么远怎么去?小蔡说:我坐飞机坐火车去。身为世纪佳缘销售副总监的河马也对李湘的提醒公开表示赞同,我和维嘉眼神一对,立刻默契地站到一个战壕支持小蔡,我替小蔡辩解说:很多小公司为了节省开支,不养专业策划,接了案子会找经常合作的策划写文案。文案通过后,直接打劳务费到策划的私人账号。李湘没有否认这点,很焦心地从职场人的专业管理角度提醒小蔡,客户关系需要多种方式维护,网络交流太单一,太容易让客户流失。

    因为每一场节目的录制都是六、七个小时,我只能叙述出当时的大概情景,不能完整复述整个过程。对这段印象很深刻原因,一是因为李湘像对亲弟弟一样的为乾顺焦虑,另一方面是这个环节,也让大家看到了乾顺对五年后田园生活的经济来源,并没有想得太清楚,这也是后来让女嘉宾和妈妈们觉得不心里踏实的原因之一。

   李湘及时收住这个话题,把话语权抛给了公主们。北京姑娘李金继续质疑田园生活跟客户的沟通交流,表示自己不会去找一个给他做饭的老公,会找一个对她事业有帮助的,一定要比他们更强的老公。

    乾顺果然如编导介绍的那样,是个很会表达的男生,他抓住了李金提出的帮助这个词,说做策划的人特别会给人出主意,脑袋里会闪出一个如何根客户沟通的点告诉你,这也是一种帮助。李金姑妈是北京某中学的中层管理,她对乾顺最不理解的是:……人家都是打破脑子要留在北京,你在北京待了十年时间,居然想逃离开这种喧嚣的城市,想去过田园生活……你凭什么说,等五年后攒够了钱,能养活别人……我觉得没有人想跟你过去,你那种特别幼稚的想法……李金打断姑妈的话,对乾顺说:我觉得有压力才有动力,我觉得你在逃避现实。

    河马在其他电视台的节目中与7号李金打过交道,向我介绍说,李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和姑妈长大,是个爱憎分明、仗义直言、工作能力很强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先在北京著名的酒吧做销售管理,后来在全国著名的影视公司做发行,现在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年薪收入不菲。

   在隔一段落的观点冲撞中,河马认为乾顺是把大家四五十岁以后的生活愿望提前到了三十岁实施。我认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同,很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人,住着经济适用房,拿着低保,过着艰难的日子。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卖掉房子,拿着钱去一个消费不高的地方过日子,没必要挤在大城市里。

   我的这个想法来自于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人生很多路口,往前走不动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退一步。不管这方法是否适合别人,我真的认为,进一步月月换贷款,退一步田园舒适悠闲。幸福对于每个人的定义不同,城市和田园,各有各的好,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没必要用别人的生活标准衡量自己。

    怕乾顺接受不了现场的提问,李湘还是像姐姐一样安慰他,维嘉也温和提醒他,理想蓝图可能会在生活遇到困难,要提前有思想准备。

    喜欢参与《称心如意》节目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个节目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有爱。我们这些各自忙在生活和工作里的人们,从节目开播至今,从没有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每次都是高强度的录制后,匆匆散去。而我们之所以心灵相通配合默契,完全是那一个字的凝聚——爱。

    乾顺妈妈从密室来到现场后,直接告诉大家,儿子现在已经考虑到结婚后双方父母的赡养问题,说明他是个有担当的人。她又说: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不可以超前那么多预付贷款。买房买车,年年考虑还贷,自己口袋没钱,生活那么紧迫,日子是不是过得太紧巴巴了?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放在腰包里,随时想掏就用呢?……在我们老家有句话说——宁叫家宽,不叫屋宽……

    蔡妈妈的话音来全场热烈的掌声,包括台上的女嘉宾和妈妈,也都为她热烈鼓掌。我想,应该是大家被她朴实踏实的价值观深深打动了。尽管她和现在的卖房理财一派的观点相左,却也有生活智慧在其间闪闪发光,值得大家思考。自在娇莺恰恰啼---《称心如意》之蔡乾顺

    乾顺妈妈在化妆间给我说,她曾随丈夫一起来北京打工,那时候每天早晨六点往单位赶,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八点才能到家,天天在路上浪费了太多时间。这点我很理解,虽然我妈是生长在济南的城里人,可她来北京住也不习惯,嫌人多堵车,嫌东西贵物业费高,嫌北京没有她认识的人。

    尽管这样,北京城市人口依然扩容惊人,水电煤气土地资源紧张,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控制。我这个定居北京的外地人更是惊讶地看到,每到节假日,各大商品房社区几乎有近半的人离开北京回家过年,平日拥堵的道路上,奔驰的车辆竟然少到不可思议。

    幸好现在逐渐有了各种声音,有些人意识到与其挤住在北京的一隅屋檐下,不如回到家乡一展身手,有些人已经不把能在北京扎根当作成功标志,还有些人仅仅是把北京当作事业基地,赚了钱回家乡过日子……

    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在国际国内的地位无可替代,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时代的必然和自然,外地人留在北京还是不留,北京人是住在北京还是去外地,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情况而定,没必要与别人的生活相比。如果哪天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更大合理突破,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都将成为历史。

    写到这里,打开节目网络视频,正好看到小蔡没有签手任何嘉宾,返回妈妈身边,紧紧抱住妈妈。巧合的是,我的博客恰好自动放出了王菲唱的那首千年万年会流传下去的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眼泪再一次没有缘故地滑落了。那对母子抱得那么紧,相互拍着抚着对方的肩背,让我在他们的体态语言里,读懂了什么叫做担当,什么叫做生命相依。我想,在这样的人家里肯定也有争吵也有摩擦,可他们的亲情没有界限,只有血肉融合着的亲密生长为一体。我见过听过太多人为了家产分割问题放弃了亲情,老死不相往来。可正是蔡乾顺这样的家庭关系,让我依然坚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把生命相依放在第一位,决不会在任何金钱利益面前动摇。

    小蔡在节目之后与我的笔谈中,含着泪这样写道:……结束时给我妈妈的拥抱其实是一种感谢与爱的表现,我从没对我的妈妈说过我爱你三个字,也从来没有抱过我的妈妈,那天我做到了……

    为这母子俩感动的同时,我不仅想起了我外婆娘家那边的亲戚们。他们住在泰山脚下,过着平淡的农耕生活。以前,我妈时常送东西给他们,现在他们会每月都开着车来济南玩,送来我们最喜欢的自家种的无公害粮食和蔬菜。

   由乾顺的故事引发的价值观碰撞,我不愿意下对错结论。大家站在各自的生活角度上,言论都是有道理的。我这样理解《称心如意》节目,它把生活的原貌录制下来,小心翼翼地剪辑整理后,在保护嘉宾和不伤害公共利益并坚守公共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原则上,真实的再还给生活。就我个人所见所闻,这个节目里面的所有的言论和场景没有彩排,没有预设,因为有阅历的媒体人都懂得:生活本身远比所有的编排编造更丰富。

   在是前进还贷款,还是后退的过田园生活之间,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下这篇文章的此时,四月中旬末的北京桃花次第红,柳树染新绿。这时候,蔡妈妈家的扬州,应该已经是春深似海了,我们这些只能听到汽车发动机声的城市人,可能早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自在娇莺恰恰啼。

 

 

—— THE END——

 

                                                           2011年4月19日北京

 

 

 

玫瑰写作感言: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称,良心是秤砣,能称出真诚善良和美好的斤两。

 

照片摘自网络,言语不当之处,请文章涉及的人及时与安妮玫瑰沟通,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