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2008-11-12 22:33:22)
标签:

原创

京城痕迹

龙须沟

金鱼池

人文

旅游

休闲

特色

杂谈

分类: 闲聊北京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到北京,我曾经按照老舍先生名作《龙须沟》去找过那闻名国内外的“龙须沟”,其实早已经面目全非,仅剩下的唯一的一座现在还算完整的金鱼池3号旧楼还依稀领略到原来的残影,但我觉得那也不是真正的“龙须沟”的主街上的建筑,因为,“龙须沟”大都是旧照上的破窝棚而已...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提起位于天坛北侧的金鱼池地区,人们大概就会想到老舍先生名作《龙须沟》中那个臭水沟。解放前,北京龙须沟是条臭水沟,沟旁住满了各式各样卖力气、耍手艺的下层劳动人民。这些居民经常遭受国民党、恶霸、流氓的迫害和恶劣环境的威胁,生活凄惨。

龙须沟即为现在的金鱼池社区位于崇文区天坛公园北门的北侧北角。金鱼池小区是老舍先生的名著《龙须沟》描述过的地方的原型地区,它的日新月异也是北京南城居民生活变迁的写照。老舍笔下的“小妞子”的铜像立在金鱼池畔,曾吞噬她生命的臭水沟,如今变得沟清水美,她最喜爱的小金鱼满池游玩,苦难生活彻底地一去不复返。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据史书记载,金鱼池以前是个很美甚至很迷人的地方,金鱼池为金、元、明、清蓄养金鱼的地方。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修建道路,把高拱石桥改为低拱石桥。1927年又因铺设电车路轨,又将低拱石桥改为平桥。1934年拓宽马路时又将桥栏拆除,至此桥的踪迹全无,空留了天桥的地名。有戏言称:“天桥有天无桥。”而桥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下原有的河道也逐渐变成了后来的“龙须沟”。民国期间,金鱼池日渐荒芜;到北平解放时,只剩下一池浊水,成为蚊蝇滋生地。后来由于下游逐渐成了流泻雨水和居民倾倒污水的“臭沟”,金鱼池里就再没有金鱼了。

19519月至12月,市、区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一次改造,将不规则的金鱼池改造成人们游憩的小型公园;1965年,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二次改造,将日渐干涸的金鱼池填平,陆续盖起69栋简易居民楼,形成金鱼池东、中、西街。这些简易楼经过30多年的使用,特别是经过唐山大地震,大部分楼房的墙体已酥碱变形、钢筋外露、屋面走形、漏雨严重,加之缺少供暖、煤气等设施,居民难以为居。群众盼危改,政府急危改,只因资金缺口大而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2001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利用市政府南城危改优惠政策,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三次大规模改造。金鱼池危改区是当时全市最大的成片简易楼改造工程,占地面积 10.27公顷,内有58栋危旧楼房,平房492间;市、区属单位41家,需拆除危旧房屋10.31万平方米。新建小区总规划面积30.7万平方米,其中居民回迁住宅楼42栋,建筑面积19.85万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0.56万平方米,地下公共建筑5.73万平方米;综合楼1.1万平方米,回迁办公楼0.56万平方米;学校2.9万平方米

   “龙须沟”从此消失的没有了当初的痕迹了,北京南城重现了恬静、和谐的金鱼池小区...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闲聊北京(25)•哦,“龙须沟”...】

博文精彩链接:

      【闲聊北京(7)•  咂摸胡同里面遛弯儿的滋味】

      【闲聊北京(5)•  你“拽嘛呀”?】

     【闲聊北京(4)•  北京人热脸儿...】

     【闲聊北京(3)•  和北京人打交道  您悠着点儿】

     【闲聊北京(2)• 北京人的特征极精彩】

     【闲话北京(1)•不好称自己就是北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