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自国务院2月20日出台了“新国5条”楼市调控措施以来,各种各样的解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然后,从解读的具体内容看,臆淫成份占了大多数。比如讲,有人认为,新国5条将促房价下跌?其中,3月,一线城市房价会松动;5月,全国房价普跌。如果说仅凭这5条,房价能达到如此效果的话,需等到现在吗?应该早就实现了吧!因为,“新国5条”内容除了“外籍民工”也可享受当地保障房外,其它内容前几年调控都已涉及。而再从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再次制定“房价目标”看;或从标题“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辞看,这一些都说明,政策的重点不是要让房价跌,更多的是要稳定。
再比如讲,新国5条中提到的房产税扩大试点范围。有人象似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竟大言不惭地说:“两会后房产税试点扩容规模会很大”。规模会很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目前只有2城市试点,即使未来再来个10城市试点,相对于70个大中城市、相对于全国范围,能算得上规模很大吗?
其实,新国5条只给人以想象空间。为什么?
一、房价趋势总体平稳,故意打压并无可能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显示,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城市个数比去年12月份略有减少。但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比去年12月有所增加。二手住宅环比和同比上涨的城市比去年12月均有所增加。
但即便如此,实际涨幅应该说还是有限。以一线城市为例。1月份,北、上、广、深等城市环比涨幅分别为2.1%、1.3%、2.0%和2.2%,比去年12月份分别扩大1.1、0.6、0.8和1.1个百分点。四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1.0%、0.8%、0.4%和0..5%。其中,北京环比与上月持平。上海则扩大了0.4个百分点、而广州和深圳则缩小了0.1个百分点。由鉴于此,我看没必要打压吧?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的话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有涨有落,呈分化状态,当前市场体现应较为充足,保持房价稳定有基础。顺便说一句,有人会问,统计局的数据你也信?你可以不信、我也可以不信。但掌握政策的人,他们难道也不信统计局吗?
二、经济更需要房价稳定
我们的许多评论,往往只考虑房价。似乎只要把房价打下去了,就是为民了。其实根本就不是怎么一回事。在经济增长率到了某一区间时,再打压房价的话,恰恰不是为民了。如你所知,与其说调控是为了降房价,还不如说是为降经济过热。2007年“二套房贷”政策如此,当时的经济增长率为11.9%。2010年4月的“限购”政策也如此,当时的经济增长率为12%。那么,在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7.8%,而2013年经济指标为7.5%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余地打压房价?把既能拉动消费,又能拉动投资的房地产打压下去了,2013年的经济增长靠什么来完成?况且,公款消费明显减少了,反腐败官员又不敢消费了,高铁投资也阶段性饱和了。有钱人又崇洋媚外,纷纷跑国外投资了,出口也很糟糕了等等。“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没了房地产这一块的话,岂不雪上加霜。
三、能使房价下降的因素短期内无法改变。
尽管新国5条提到将增加供应,但由于建设周期的限制,所以,短期内无可能改变供不应求局面。这是1。2、都知道“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占了房价的大多数,现实看,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房产税又来了。3、货币超发,致通货膨胀,势必增加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综上所述,在新国5条下,你可以想象出100个理由会降房价。但实际会告诉你我,想象空间可无穷大,但实际小于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