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中国楷体gb2312主流媒体 |
一篇题为“成交量回暖并不意味着价格会反弹”新华社的文章,有了“楼市又在重复09年时的故事”的想法。本着提醒所有的刚需们不再错过买房机会…。
报道称:五月全国楼市普遍成交量回暖,出现了名副其实的“红五月”。截至到5月24日,全国54个大中城市当月累计新房销售套数较4月同期上升22%。其中,四大一线城市领涨,同比增幅达28%。预期5月54个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较4月环比回升幅度在20%左右,并有望超过今年3月,成为2011年初新一轮调控以来的月度新高。
然后,尽管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但就是不被人重视。特别是不被国家级主流媒体的重视。这和2009年3月时的“小阳春”行情,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一方面,市场成交量在不断放大。而另一面,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评论,都认为这种行情:要么有假,“假按揭”或开发商雇人自导自演。要么长不了,因为中国房价一直以来都是高的,大家都买不起房,会长久吗?!不信,到网上查一下,新华社10多问楼市的文章还在那。但是,往往这些评论都在低估群众的力量。
就象这次新华社的“成交量回暖并不意味着价格会反弹”文章一样。市场回暖只说了三个方面。1、银行方面兑现货币政策差别化政策。2、地方政府调控政策实施“微调”。3、开发商“以价换量”结果。把最主要的最关键给忘了。那就是4、普遍看跌又转为普遍看涨。没有这一点支撑,成交量放大那是不太可能的。明知道房价还会跌,谁会在这个时段买呢?2年都观望下来,再观望一段时间又什么不可以的呢?
有人说,09年时政策是鼓励买房。2012年并没有明确鼓励大家买房。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政策一直在鼓励大家买房。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提法有些不同罢了。“差别化”只为了满足刚需买房贷款。其实这条也只适合40多个实施了限购的城市,就全国来说有大小城市660多个,其占比又是多少呢?
尽管有些同志仍在指望房价下跌,尽管我们的高层仍不断地说“调控坚决不放松”。但是,当30多城市调控政策微调以后,房价下跌又是一美梦。而总理“稳增长”是头等大事,政策要适时微调等强调,不放松又是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