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小跌都难那来的大跌
(2010-04-26 00:06:49)
标签:
房产股票房价一回事调控政策北京 |
当我们有些人士预测房价将下跌30%,不知是否想过以下现象,真是这样的话,最着急的又是那一些人?
1、土地率先下跌。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维持机构运转的命根子。按房价涨,“地王”出。“地王”出,房价涨这一“良”性循环来说,只有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土地财政才能维持。而目前房价预期下跌了,谁还会高成本投入呢?所以“土地”将率先下跌,这种情况下,国土部要求的“土地”怎能保证其增值;“土地”下跌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如何解决?最着急的应该是谁。
2、成交量将大幅减少,价格下跌有限。30%下跌并不是一蹴而就,总得有个过程。从理论上说,房价没跌到30%大家都不会买房。但实际情况是不存在的。下跌1%有人买、下跌3%有人买、下跌10%有更多的人买。而当有人想房价下跌15%再买时。房子卖完了(某一地段而言)或是价格又上涨了…。因为房源紧张仍然是事实,有报道称“房产调控新政一周,上海投资客大幅降价抛盘”,虽然新政吓出了一些投资人,价格也有所下跌,但是需要求还是旺盛的,没等到下跌30%就有人抢了。“某财团急抛一批古北二期房源,单价低于市场3000元到5000元,抢购中!”,“几天来,已经有十多人向他预约看房”。而真的交易量减少了,旦持续下滑,时间夸度一长,或许有关部门又要着急了?
3、通过僵持决定房价涨跌。非常有趣,还没僵持多长时间,有报道称“北京楼市依旧狂热。5月新房开盘价上涨35%”。怎么理解?有谁还在奢望房价下跌30%?从这个角度上说,房价小跌都难那来的大跌呢?当然了,开盘是一回事,是否有人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要明确一件事,在僵持的过程中,输的还是百姓。百姓能团结起来不买房吗?但这一点开发商可以做到。有人说开发商房子放不起,到时要还贷。牵涉到了银行,银行会希望房价下跌30%吗?到时发生坏帐算到谁的头上?所以银行方面也希望开发商扛着呢。看着吧,房价小跌都难不会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