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议论最多的当属政策!假如网上来一个调查,问:你近期买房吗?或许大多数一定会答:不想买!再看一看吧!
看一看?看什么,当然是看政策。这就是政策带给市场的观望情绪。这些观望人到最后都成了被耽误一族!以前我们总认为,唱衰派的“下跌论”耽误了一批买房人。使得他们从买得起房,慢慢地变成了买不起房!现在看来,由于政策因素所造成的耽误,远比唱衰派造成的耽误来的多。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如前几年在调控房价被越调越高的背景下,假如你完全想信调控,以为房价肯定要下跌的的话,那么你一定是被耽误的一族。这一次不知你是否还信?
我们不能怀疑政策;也不研究政策对与错。只看政策是否会对买房人行为产生影响。一个政策出台总有其目的。或许初衷只想得到一个结果!但由于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肯定会变成N个结果。比如讲“国11条”按内容所述:“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不管是采取增加供应也罢;采用差别货币政策也好;还有打击“捂盘惜售,囤地”等,这一些内容都应该属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范畴。或许到了2010年年底,事实的确如此!“房价过快上涨被遏制了”,但房价也涨了。
但这一些必经要到年底才能见分晓。下列情况必定又要耽误一批买房人!
1、心里因素
研判有政策干预的市场,绝对要比没政策干预的市场要难。这一点市场应该有共识。本来行情走得蛮好,半夜里来个“印花税”提高,三个跌停板让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傻了眼。这虽然是个案,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政策因素是无法抗拒的。基于这一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习惯了一种思方式,只要感觉政策属“利空”因素的就会看跌后市,即使行情真的好了,行动上也会比较迟疑。
2、政策因素被夸大
还是说“国11条”,应该说“国11条”时间节点选在了市场本身是“淡季”这个点上,如果没政策市场也会有下列情况出现。但往往我们的媒体和唱衰派在解读时偏偏省略了“淡季”这个事实。于是就变成了“受政策因素影响,市场成交大幅萎缩,价格有所松动”。唱衰派解读:“市场将出现“拐点”,房价要下跌3年”!这样一种解读也会影响一批人。总之政策又将耽误一批买房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