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先生赢了、牛刀先生的粉丝们赢了!他们可以振臂高呼:理想万岁!还好成思危老先生没应战,不然他拿什么向全国人民谢罪!?!“这是不是民心所向?”、“或者说是一种趋势确以形成?”。要想说清楚这两个问题对于我来说难度很大。1:首先本人不是业内人士。2: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个上班族。好在还有历史,历史可以证明一切。有人可能会问那你可以不写吗。做不到啊,喜欢凑热闹。虽然房地产行业没被入选“十大”振兴之列,但这个行业还是“支柱行业”。无行业能取代!理由有三点。
(一)从历次政策来看
调控与整顿都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搞活市场始终是房地产业工作的主题,也是缓解当前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调控和整顿,一手抓市场搞活。要紧紧围绕影响居民消费的各个环节,从提高住房支付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采取综合手段,扩大居民消费,努力搞活市场。说到底政策的毎一次调控,都是为了保稳定、促消费。使之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从房地产行业的“三高一流”来看
所谓房地产行业“三高一流”是指:高房价、高存量、高储备(土地)。一流(交易流量少)。有资料显示存量房有4亿平方米,土地储备有1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存量和储备,国家会放弃吗?说明该行业所占资金量大,从业人员多等特点,只要想办法解决销售问题,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绝对要比其它行业来得大。其实这一些从前几年已经有了答案。时日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真想放弃“支柱产业”地位的话也是一件难事,真想不出还有那个行业能取而代之的?
(三)从行业牵涉的面来看
从行业的牵涉面来看,不说大范围,尤如:钢铁、装饰材料,机电产品等等。今天主要说说从业人员,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数应该说是民工,(民工这两个字提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有错还请朋友们多多地谅解。)他们应该说是在当今社会中最“底层的人”(收入),干得是粗活、脏活,得到是最少的,这些人一旦没有工作,最基本的生活权利都没法得到保障。下面我举几个小例子:我从事的行业是制造业(钢铁),通过十几年的“减员增效”,用了这样一群人,也就是民工。他们的工资大概在1500元左右,在去年受金融风暴影响下,先减10%工资,接着减洗澡用的香皂,本来一个月一块,现在是一季度一块。这些人大多数是外地人,妻儿老小几个,简单地租个房(大概200元)。由此连想到楼市从业人员,我想也差不多吧!他们首先不能没有工作,而不是买房。对这些人而言即使房价再下跌30%,也是无缘。所以说楼市应该还是“支柱产业”,它不支持高房价,它支持就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