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肾虚的蛛丝马迹之十四:时辰
(2010-02-24 21:05:49)
标签:
健康 |
发现肾虚的蛛丝马迹之十四:时辰
【概念】
时辰即十二时辰,就是用十二地支对一天24小时进行记时,每个时辰相当于2小时。子时为23~1点,丑时为1~3点,寅时为3~5点,卯时为5~7点。辰时为7~9点,巳时为9~11点,午时为11~13点,未时为13~15点,申时为15~17点,酉时为17~19点,戌时为19~21点,亥时为21~23点。
【理论依据】
在十二时辰中,与肾有关的有两种理论。
一种是子午流注的理论,认为酉时是肾经的时辰,所以在酉时得病,或者在酉时加重病证是与肾虚有关的。
一种是与五行相关的理论。古人用十二地支纪一日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的次第,与十天干具有同一意义,仍然是在说明事物生、长、壮、老、已反复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五行,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戌、丑、未属土。五行的关系是土克水,辰、戌、丑、未四个时辰,都是土气的旺时,肾病在这时便可能加剧。所以凡是上述四个时辰发病或加重的病证都可能与肾虚有关。
附:《黄帝内经》原文
《素问·著至教论》: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前一篇:发现肾虚的蛛丝马迹之十三:壬癸日
后一篇:发现肾虚的蛛丝马迹之十五: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