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岩土工程勘察试卷及答案3套

(2012-02-01 09:02:11)
标签:

双桥

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

勘察

进行

教育

分类: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试卷及答案3套
课程试卷1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异同点。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3、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要点。
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的异同点。
5、简述利用赤平极射投影图判别边坡稳定性的几种方法,并以图示之。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从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论述盾构法与新奥法的区别。
2、论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试述滑坡与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在岩土工程勘察时各自应注意的问题。
4、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中涉及哪些主要参数?统计修正系数公式中的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不利组合”指的是什么(结合主要的统计参数说明)?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异同点。
答: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理论基础主要是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对于具体的建筑物场地只有做好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岩土工程才能名副其实地发挥作用,三个效益才能体现。作为工程设计者,只有充分掌握、了解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情况,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工程设计。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答: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少量勘探工作,对场址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
第二阶段:初步勘察,建筑地段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 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详细勘察,对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计算与评价,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第四阶段:施工勘察,施工勘察不作为一个固定阶段,视工程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工程地基,需进行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包括:施工阶段的勘察和施工后一些必要的勘察工作,检验地基加固效果。
3、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要点。
答: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应避免跨越地裂密集带或深长地裂地段;(2)轻型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大于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炉窑等高温设备的基础应考虑地基土的不均匀收缩变形;开挖明渠时应考虑土体干湿循环的影响;在石芽出露的地段,应考虑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地面变形;(3)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形式,基础宜浅埋,利用浅部硬壳层,并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应建议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4)基坑开挖时宜采取保湿措施,边坡应及时维护,防止失水干缩。
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的异同点。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层岩性、地形地貌、 结构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建设依赖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论证的对象是自然形成的。
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所产生的问题。问题的构成=工程+地质条件,同样的工程地质条件因工程的要求不同而问题也有所不同。
5、简述利用赤平极射投影图判别边坡稳定性的几种方法,并以图示之。
答: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结构面或结构面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时,边坡为稳定结构;
(2)当结构面或结构面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基本一致,但其倾角大于坡角时,边坡为基本稳定结构;
(3)当结构面或结构面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基本一致(夹角小于45°),且倾角小于坡角时,边坡为不稳定结构

课程试卷2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包括(     )检验、监测与监理等,既有一定的分工,又密切联系,不宜机械分割。
①岩土工程勘察      ②建筑结构设计  
③岩土工程设计      ④岩土工程施工
2.房屋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应包括(    
①钻孔柱状图     ②工程地质剖面图
③实际材料图     ④综合工程地质图
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主要根据(    )进行划分,共分为三个等级。
①工程重要性       ②建筑环境复杂程度 
③场地复杂程度       ④地基复杂程度
4.对岩溶规律的研究与勘探应遵循(    
① 从点到面       ② 从面到点  
③ 先地表后地下   ④ 先地下后地表
5.我国抗震设计标准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小震、中震、大震的超越概率分别为(     )。
①10%    ②15%   ③2~3%   ④63%
6.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自己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岩土,例如(    
①高岭土      ②湿陷性土   
③红粘土      ④老粘土
7.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基本技术行为准则(    
① 实践准则   ② 判据准则 
 ③ 工程准则   ④ 地质准则
8.根据其物质状态的不同,可将泥石流分为(     )等几类。
①水石流   ②稀性泥石流   ③泥流   ④粘性泥石流
9.岩溶地基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
①荷载传递线交汇法   ②洞体顶板塌陷自行堵塞法  
③成拱分析法         ④结构力学近似分析法
10.根据所用探头性质的不同,动力触探可分为(    
①单桥动力触探       ②圆锥动力触探
③标准贯入试验       ④双桥动力触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必须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尤以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为甚。         (   
2.全新活动性断裂,在我国地震和工程界中,一般是指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   
3.膨胀土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特性的土或具有显著的失水收缩特性的土。 (   
4.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对大型边坡,必要时可进行岩体应力测试、波速测试、动力测试、孔隙水压力测试和模拟试验等。                        (  
5.在高层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取土试样和作原位测试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           (  
6.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主要有钻探、坑探、物探和触探。(  
7.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除在测绘时应满足工程地质测绘的各项基本技术要求外,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的比例尺尚应比成图比例尺小一级。                               (   
8.公路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   
9.钻孔取土器应根据土样质量级别和土层性质选用,对于采取Ⅰ级原状试样,必须选用薄壁取土器,采取Ⅱ级原状试样,可选用薄壁取土器或厚壁取土器,Ⅲ、Ⅳ扰动样则不需取土器。(   
10.为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尽量避免使建筑物的震动周期与地基的卓越周期相一致。                      (   
三、问答题(共60分)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哪些基本技术行为准则?(10分)
2.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哪几个阶段?划分阶段的目的是什么?(10分)
3.简述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与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15分)
4.简述房屋建筑地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10分)
5.什么是勘察纲要?其内容主要有哪些?(15分)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 ①、③、④;    2.①、②;    3. ①、②、④;    4.②、③;
5.④、①、③;     6.②、③;    7. ①、②、④;    8.②、④;
9. ①、②、③、④;               10.②、③;
二、判断题
1. 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 错×;  7.错×;  8. 对√;  9.对√;  10.错×;
三、简答题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哪些基本技术行为准则?
答:
(1)实践准则:强调实事求是,所有的分析评价应基于事实的基础之上,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
(2)判据准则: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设计时,应依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采用极限状态准则,按照地质客观实体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以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和安全;
(3)地质准则:强调工程地质条件对岩土性状的影响。
2.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哪几个阶段?划分阶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必要时还需进行施工勘察。
勘察阶段划分的目的是:(1)与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与人的认知规律相一致;(2)是保证工程安、全经济的要求。
3.简述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与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
答: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或以前的,可判为不液化土;(2)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对烈度为7度、8度、9度分别不低于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和地下水位深度dw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u>d0+db-2;  dw> d0+db-3;  du+dw>1.5d0+2db-4.5;(4)对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用实测剪切波速Vs与临界剪切波速Vscr比较进行初步判别。
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为:(1)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当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实际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小于Ncr值时,可判为可液化土,否则判为不液化土;(2)静力触探判别法:对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可采用单桥或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法进行判别,当实测计算比贯入阻力Ps0或实测计算锥尖阻力qc0小于液化比贯入阻力临界值Pscr或液化锥尖阻力临界值qscr时,应判别为液化土;(3)对甲类和乙类建筑亦可用动三轴试验结果结合剪应力对比法进行判定。
4.简述房屋建筑地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根据不同的目的,开展不同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资料。主要有;
(1)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收集系统的工程建设设计资料。(2)开展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试验等工作,以提出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有关图件与整治设计方案;((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查明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和地震效应,应进行标贯试验、波速试验、颗分试验等工作,提供砂土液化势、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软土震陷可能性等资料;(5)开展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勘察、土的渗透性试验、水质分析等工作,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幅、承压性及水头高度、渗透系数k、地下水对混凝土腐蚀性及地基冻结深度等资料;(8)预测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施工、生产期间产生的变化和影响;(6)进行桩基设计时,提供桩端持力层及其层顶等高线图、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桩端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土的压缩模量等资料。
5.什么是勘察纲要?其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勘察纲要就是根据勘察任务的要求,按规程、规范的技术准则,结合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工作大纲(工作计划)和技术指导书,也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指导文件。
勘察纲要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勘察场地的位置,勘察目的与要求,勘察场地的自然与地质条件概况,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与工作量布置,预计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预防的措施,对资料的整理和报告书编写的要求,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材料、人员与施工进度等。

课程试卷3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土作为工程地基和工程环境时,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    
① 无机土      ② 有机质土  
③ 泥炭质土    ④ 泥炭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包括(    
①钻孔柱状图     ②工程地质剖面图
③实际材料图     ④基础设计图
3.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等级主要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等级,即(    )。
①简单场地       ②中等复杂场地 
③很复杂场地     ④复杂场地
4.对岩溶规律的研究与勘探应遵循(    
① 从点到面       ② 从面到点  
③ 先地表后地下   ④ 先地下后地表
5.在我国抗震防震标准中,地震烈度可分为(    
① 破坏烈度   ② 非破坏烈度  
③ 基本烈度   ④ 抗震设防烈度
6.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自己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岩土,例如(    
① 无机土      ② 湿陷性土   
③ 红粘土      ④ 老粘土
7.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基本技术行为准则(    
① 实践准则   ② 判据准则 
 ③ 工程准则   ④ 地质准则
8.液化土层的液化危害程度可按其液化指数不同分为(    
① 轻微   ② 中等   ③ 严重   ④ 很严重
9.岩溶场地岩土工程评价一般包括(    
① 场地稳定性评价   ② 岩溶发育过程评价  
③ 地基稳定性评价   ④ 洞体地基稳定性评价
10.根据所施加荷载的性质的不同,触探可分为(    
① 标准贯入试验   ② 动力触探   
③ 轻便触探       ④ 静力触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岩土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应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    (   
2.全新活动性断裂,在我国地震和工程界中,一般是指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   
3.膨胀土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特性的土或具有显著的失水收缩特性的土。 (   
4.在高层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了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及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必须的设计计算参数,应同时进行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  
5.在高层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取土试样和作原位测试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  (  
6.岩土工程勘探就是指采取某种技术方法去揭示地下岩土体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具体可分为钻探、坑探、物探和触探。(  
7.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精度,除在测绘时应满足测绘技术要求外,测绘所用的底图的比例尺应比成图比例尺小一级。 (   
8.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开展施工勘察。       (   
9.钻孔取土器应根据土样质量级别和土层性质选用,对于采取Ⅰ级原状试样,必须选用薄壁取土器,采取Ⅱ级原状试样,可选用薄壁取土器或厚壁取土器,Ⅲ、Ⅳ扰动样则不需取土器。(   
10.为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尽量使建筑物的震动周期与地基的卓越周期相一致。   (   
三、问答题(共65分)
1.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什么?   (15分)
2.简述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与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15分)
3.什么是勘察纲要?其内容主要有哪些?(10分)
4.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及其附图的主要内容。(20分)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 ①、②、③、④;  2. ①、②;  3. ①、②、④;  4.②、③;5.③、④;  
6.②、③;  7. ①、②、④;  8. ①、②、③; 9. ③、④;  10.②、④。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什么?(15分)
答: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要求,运用各种勘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按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岩土工程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评价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解决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编制并提交用于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的各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集现场调查、室内资料整理、分析、评价与制图的工程活动,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正确反映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与问题,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建议建筑物地基基础应采取的设计与施工方案等。
2.简述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与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15分)
答: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或以前的,可判为不液化土;(2)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对烈度为7度、8度、9度分别不低于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和地下水位深度dw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u>d0+db-2;  dw> d0+db-3;  du+dw>1.5d0+2db-4.5;(4)对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用实测剪切波速Vs与临界剪切波速Vscr比较进行初步判别。
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为:(1)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当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实际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小于Ncr值时,可判为可液化土,否则判为不液化土;(2)静力触探判别法:对地面以下15米深度内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可采用单桥或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法进行判别,当实测计算比贯入阻力Ps0或实测计算锥尖阻力qc0小于液化比贯入阻力临界值Pscr或液化锥尖阻力临界值qscr时,应判别为液化土;(3)对甲类和乙类建筑亦可用动三轴试验结果结合剪应力对比法进行判定。
3.什么是勘察纲要?其内容主要有哪些?(10分)
答:勘察纲要就是根据勘察任务的要求,按规程、规范的技术准则,结合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工作大纲(工作计划)和技术指导书,也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指导文件。
勘察纲要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勘察场地的位置,勘察目的与要求,勘察场地的自然与地质条件概况,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与工作量布置,预计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预防的措施,对资料的整理和报告书编写的要求,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材料、人员与施工进度等。
4.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及其附图的主要内容。(20分)
勘察报告书必须阐明勘察场地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技术条件,对场地与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提出供设计与施工使用的各种岩土技术参数,并对场地与地基岩土的利用、整治、改造和加固提出可行的设计、施工措施和方案建议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并应包括:(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拟建工程概况;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现场实际完成的情况。(2)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3)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4) 对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和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主要有:(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 工程地质柱状图(或钻孔柱状图);(3) 工程地质剖面图;(4)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5)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6) 岩土工程计算简图与计算成果图表;(7) 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等。
当需要时,还可附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基岩面等高线图以及素描、照片、录象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