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缓和曲线、平面线形组合设计
(2010-11-23 08:24:37)
标签:
平顺曲线缓和行车速度长度教育 |
分类: 土木工程 |
第四节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缓和曲线的主要特征是曲率均匀变化。
一、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
(一)设置缓和曲线的条件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直线与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回旋线);四级公路的直线与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可不设置缓和曲线(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相连接。
(二)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
1.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3.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二、缓和曲线的性质
(一)汽车转弯时行驶的理论轨迹方程
图 2—4
假定汽车是等速行驶,驾驶员匀速转动方向盘,当方向盘转动角度为φ
时,前轮相应转动角度为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弧长和曲率半径的关系有:
式中:K为小于1的系数;
(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根据回旋线的数学定义:其曲率半径 随曲线上某一点至该曲线起点之距离成反比。即:
若令 ,通过对汽车行驶理论方程与回旋线基本方程的比较可知,它们的形式是相符的,因此《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回旋线参数 A 的确定:R LS =
A2
式中:R— 圆曲线半径
三、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满足:(1)使汽车平顺地由直线段过渡到到圆曲线段,并对离心力的增长有一定的限制;(2)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的必要时间以利驾驶员顺适地操纵放向盘;(3)满足道路设置超高与加宽过渡的要求。
(一)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
通过推导有: = 0.035
式中:
(二)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时间最少 3s ,则有:
(三)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超高渐变率(即超高附加纵坡)是指超高后的外侧路面边缘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纵坡。
《标准》规定了适中的超高渐变率,由此可导出计算缓和段最小长度的计算公式:
式中:LS-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四)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按视觉考虑,从回旋线起点至终点形成的方向变位最好是30~290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