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没考科举怎样成为进士的
詹天佑,12岁去美国留学,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的学士,属于喝洋墨水的知识分子,现在叫海归,不懂八股文,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怎样成为进士的?而且还是国家编制的厅局级干部“道员”,当了正儿八经的公务员。满清时候要成为国家干部,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考经学史学策论,考八股文。詹天佑是洋学生,不懂得八股文,也不会写八股文。他是怎么成为进士,获得干部资格的?是袁世凯亲自给他办的,1905年袁世凯修京张铁路,需要用詹天佑这样才华出众的工程师,只有詹天佑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詹天佑比外国工程师还有能耐。
1890年,中国铁路公司(詹天佑是公司的工程师,纯技术人员)修筑从天津至山海关的津榆铁路,其间需要在滦河修建桥梁。工程最终交由詹天佑负责。他以中国的气压沉箱法,用中国工人建造桥墩,成功筑起了桥梁;解决了之前铁路公司聘用的英国、日本、德国工程师都未能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
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大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流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喀克斯以失败而告终。日本的、德国的工程师也都遭到失败。之后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由于交工期限将至,负责工程的英国人金达,同意詹天佑来试试。詹天佑首先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气压沉箱法,成功解决了建桩问题,按工期完成了桥梁的建设。
自此,詹天佑崭露头角,名扬海内外,担任了京津路、萍醴路等的铁路建设。1894年获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是首位进入该学会的华人;后来又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相当于院士。
1902年,袁世凯解决了建设京张铁路的资金后,开始组织铁路的修建。首先成立京张铁路局,任命陈昭常为京张铁路局总办(局长),他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当局长完全有资格。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局务(副职)。1905年,京张铁路正式开工。可是詹天佑只是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干部资格,吏部通不过,怎么办?遑论指挥别人办事,人家能听你的,你算老几?
1907年5月,袁世凯为詹天佑向朝廷上奏,赞扬詹天佑“科学精深,名闻中外”,请求赐予进士出身,仍以道员原班候选。朝廷鉴于詹天佑的业绩,破格赐予进士出身,仍以道员原班候选。道员是省厅级,只是还没有正式职务,等待分配。有了这个资格,詹天佑又顺利地由会办局务,提升为京张铁路局总办,正式成为局长正职,行政职务;并兼任总工程师,技术职务。就是说,袁世凯提携詹天佑,使詹天佑从一个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变成了厅局级的国家干部,变成了公务员。
终于,在1909年
9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京张铁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袁世凯没有用错人,京张铁路成为詹天佑的成名之作。在修建中,詹天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降低了限制坡度,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工期,博得世界铁路工程师的惊叹。
此时,詹天佑没有忘记他的老领导袁世凯提携他的恩情,詹天佑认为袁世凯是京张铁路的主持者,没有袁世凯就没有京张铁路,也没有我詹天佑的今天。他把京张铁路竣工的情景拍摄成照片,派专人送到河南彰德农村,袁世凯的老家,让袁世凯亲阅。须知,那时候没有数码相机,傻瓜相机也没有,拍张照片,再冲洗出来,得到玻璃上的照片,很不容易的。
为什么不是送到北京给袁世凯呢?因为此时,慈禧已经死了,袁世凯失去了自己的保护伞,光绪家族掌握了皇权,意欲置袁世凯于死地。袁世凯为了活命,抢先辞职,回了彰德老家。照片送到袁世凯家时,已经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除夕将至,袁世凯看着照片上自己日夜思念的京张铁路,气象万千,抚今追昔,老泪纵横,感概万端,当即回书一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京张铁路,青龙桥站,詹公天佑的雕塑像
詹天佑纪念馆,最好免费参观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的工地住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