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广州惊中山纪念堂庄严之美
在摩天大楼林立的时尚之都广州,徜徉在街市坊间,高楼、桥梁、公园,林林总总的各式建筑,不乏名家作品,只有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鹤立鸡群,独步岭南。
我每天面对这些西式建筑,看惯了简单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现代化楼房,乍一见到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中山纪念堂,瞥见一片绿荫之中,那朱红柱子宝蓝屋顶的建筑,眼前为之一亮,惊艳!惊叹它的的庄严之美,惊叹它的雄浑伟岸,惊叹它的雍容华贵,惊叹它的恢弘大气。中山纪念堂是流光溢彩,色泽鲜艳,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等等形容词最具体的形象注解。经典,这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流传万代也不会失去新鲜感,经典是不会失去光泽的亮丽,是不会失去品味的含蓄,永远是后人从中吸取精神财富的源泉,永远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永远是创新的标本。设计者吕彦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的是西式建筑,而中山纪念堂却是中西结合的典范,这就是创新,创新才能出来不朽之作。
中山纪念堂,还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作为民族特色的飞檐翘角,永远也不会过时。难道不是吗?关键是看一个建筑师是否能继承民族传统,是否懂得中国元素,是否会巧妙利用。朋友们去广州看看,亲历现场也许会有更多的感概。
中山纪念堂这一宫殿式建筑。顶盖蓝色琉璃瓦,地面至屋顶高41米,长、宽各有71米,面积为8700平方米,楼上楼下共5000个座位,其中楼上座位2200个。全部采用悬臂式钢屋架,由跨度约30米的
4个三角形桁架成45°相交,构成八角形攒尖屋顶,堂内不见一柱,是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中山纪念堂的屋内吊灯设计为太阳图案,外用宝蓝色屋顶,一反黄色琉璃瓦的常规,象征孙先生青天白日的伟大理想。所以,这栋建筑,既能惊鸿一瞥给人惊喜,也适合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奠基,1931年建成。设计者吕彦直先生没有能看见他的作品,英年早逝,尚未结婚,确实是一大憾事。他却留给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每天来此参观、学习、休闲、集会的人络绎不绝。
中山纪念堂的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
4.075米。这么一个巨大的熠熠生辉的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黄金镶贴,当时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质量上乘的金箔 36166
张,折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顶外,“天下为公”字匾、总理遗嘱、建国大纲、奠基石字体、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1934年,吕彦直在康奈尔大学时的同学,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看了这一建筑后说:“中山纪念塔是亡友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图案简单而雄浑,为彦直生平最成功的建筑,远胜中山陵图案,……看了黄花岗,再看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塔,可以知道这20年中国新建筑学之大进步了。”
尽管中山纪念堂因受时代的局限,在通风、采光、传声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仍不愧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杰出作品,不愧为中国近代建筑的传世之作。

大门本身就气势不凡

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

亮丽的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近景,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又显得庄严肃穆
“天下为公”字匾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
4.075米,全部金箔镶贴




体验幸福的感觉

堂内不见一柱,是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内部屋顶,吊灯设计为太阳图案,色调柔和淡雅
与宝蓝色屋顶一起,象征孙先生青天白日的伟大理想

左面有华表



华表


越秀山上的纪念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