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4阊门再现《姑苏繁华图》

标签:
大运河(110)苏州3阊门姑苏繁华图旅游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0774苏州阊门再现《姑苏繁华图》
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从此阊门亦号破楚门。
明清时期,阊门是带有瓮城的水陆城门。陆城门东西两道城门,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门外有吊桥,门内就是阊门大街(今苏州西中市路)。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水城门在陆城门以北,跨下塘街河。门外有聚龙桥。
阊门享有盛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中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其经济地位在上海之上。包括城外呈放射状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内的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与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内城河、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都表现了当时阊门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当时这里各种店铺多达数万家,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这样描述阊门:
“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红楼梦》开篇就说“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明代唐寅的诗作《阊门即事》(苏州人最自豪的就是这首诗)写道: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也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明初将苏南人口大规模迁徙至苏北,这些移民都自称来自苏州阊门,迁徙出发地就是阊门码头。我在淮安时,问寄居处的房东哪里人,就是说的“阊门人”,又解释说祖籍苏州。外地有许多人到苏州阊门寻根朝宗,所以阊门还有一个朝宗阁,以后陆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