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江雨Law
王江雨Law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73
  • 关注人气:4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照# 《南风窗》专栏文章:“小国必也寡民乎”?

(2013-05-20 14:17:09)
标签:

新加坡

移民

杂谈

分类: 原创报纸评论

小国--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困境 

 发表于《南风窗》2013年第11期

王江雨

 

新加坡很多政治人物都通过新媒体与民众沟通,总理李显龙Facebook活跃用户。政客们常以博文解释政策目标或论证某项政策的合理性有时候有模有样地提出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测试民众态度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201352的一篇博文就触及新加坡社会劳力短缺这个敏感话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文远指出,新加坡建筑业的起重机操作员月收入可达新币7000元,但目前从业者只有半数是新加坡人随着政府组屋建设速度的加快,每年需要额外几百人加入这个行业为了吸引本地人从事这项工作,政府建设局已经专门推出起重机学徒计划 

政府起重机操作员劳力市场的关切当然显示出新加坡保姆政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毕竟能有几个国家政府愿意亲自出面为雇主招聘和培训技工?然而许部长的意图绝不是为了揭示这个尽人皆知的现象,而大概是要通过讨论起重机操作员的短缺引导大家关注新加坡社会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尴尬的问题即一方面,反移民抗议潮在新加坡风起云涌,很多新加坡人认为外来劳工抢走本地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新加坡很多低薪,或者薪水还不错但较为苦累或危险的工作,却不易找不到本地人来干。 

人口和外来移民问题在几年来成为新加坡社会最敏感的话题。因为新加坡公民对政府的移民、物价和房价政策不满,人民行动党政府2011年大选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虽仍然保住执政权,但支持率降到60%左右,且史无前例地失去了一个集选区的全部议席。 

今年一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人口政策白皮书,意图全面阐述政府的人口政策新加坡现有总人口为530万,其中329属于本地公民,其余为永久居民或工作居住的外国人。白皮书提出要在2020年将新加坡人口增加到6002030年增至650690万水平达此目标,鼓励本国公民多生育外,每年还会引进一万五千至两万五千新移民成为公民,并批准三万名外籍人士称为永久居民。 

白皮书发表后,引发了几轮按照新加坡标准显得规模罕见的抗议浪潮。一般民众已经对过去十年房价物价高涨就业竞争压力大公共交通过度拥挤的现象感到颇为吃不消,并将这一切问题归罪外来人口故无法理解政府为何还要继续引进移民216日和51日,新加坡大批民众在法定的抗议场所芳林公园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人口白皮书,其喊出的口号和展示的标语口气严厉,甚至有要求行动党政府和李显龙总理下台者。 

从笔者作为一个过去十年基本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岛国在过去十年变得拥挤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人口情形笔者2003年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时确实对比明显。较之现在,当时的物价房价适中,公共设施如地铁巴士和游泳池等可用空间都绰绰有余。我的一些新加坡朋友其实更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新加坡,他们认为那时候公共设施更为充裕,物价更廉,且因为移民较少,所见者都是熟识的本地人,邻里关系更好。 

然而过去的十年也是新加坡大发展大变化的十年,挺过了金融危机,成功应对了来自邻国的竞争,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修建了更多的地标建筑,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尽管如此,一般民众却面对日益高涨的生活费和相对恶化的生活条件 

笔者的分析,新加坡今日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张局面,是由于如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所造成的。 

  1. 新加坡经济本身的特色是多头对外,八面来风严重依赖进出口贸易外来投资人才。由于国内市场狭小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单凭新加坡本身的人口,是绝对支撑不起如此如此发达的一个经济盘子的。没有充足的外来人才和劳工,新加坡很多企业无法开工,更不要提创新发展了。 

  2. 过去十多来年,新加坡政府热衷于刺激经济发展,但与民分利的热情大大消退,关系到民生的公共建设投资有所放缓,使得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均资源大不如前,居民明显感到交通拥挤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 

  3. 为保持出口竞争力和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新加坡政府多年有意压低工薪阶层工资,以使投资者(雇主)能收获高利润,但对这几年来物价房价上涨所带来高生活成本压力并未予以充分关注 

  4.  新加坡成为富裕发达国家多年之后,国民多多少少染上了富而娇的习气。这并不是说新加坡人不再勤奋,而是大多数人对那些苦、脏、累的工作不再感兴趣。一般人眼里的低等低薪工作,如清洁工建筑工等自不必说,就算是高薪的,如果过于苦累或者有危险性,也很难招徕新加坡本地人。以开头所云的吊车操作员这个高收入的蓝领工种为例,熟练工人可以月收入700010000元,这本地标准而言是很高的工资(相当于甚至略高过大学助理教授的起薪)但在本地依然少人问津,原因是,如海峡时报所报道的,操作手要呆在吊车上的狭小空间,受日晒雨淋之苦,在大风天还有一定危险。 

新加坡政府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要应对本国公民日益高涨的反移民浪潮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因为维持经济增长必然产生的对外来劳力的依赖,可谓在夹缝中左右不能逢源。当然,如果手头现金充裕的新加坡政府能够加大对民生相关公共设施的投资控制物价,新加坡社会现有的反移民排外情绪一定能大大降温。毋庸讳言任何政府都有守财奴情结,但新加坡要走出移民政策的困境恐怕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政治意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