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集之183:紫啸鸫

(2023-03-02 20:28:29)
百鸟集之183:紫啸鸫

紫啸鸫

石门关隘水迢迢,溪流激石落紫啸。

远观误为乌鶫影,细察斑翼紫气飘。

饮水金喙琴声囀,倏然飞去入林消。

悔恨凡胎镶肉眼,错把紫衣作黑袍。

 百鸟集之183:紫啸鸫

紫啸鸫(学名:Myophonus caeruleus),鸣鸡、乌精。全身羽毛呈黑暗的蓝紫色,各羽先端具亮紫色的滴状斑,嘴、脚为黑色。此鸟远观呈黑色,近看为紫色,栖息于多石的山间溪流的岩石上,往往成对活动,常在灌木丛中互相追逐,边飞边鸣,声音洪亮短促犹如钢琴声。在地面上或浅水间觅食,以昆虫和小蟹为食,兼吃浆果及其他植物。繁殖于4-6月,巢筑在岩隙间、树叉或山上庙宇的横梁上。巢呈杯状,以苔藓、须根、残叶等构成。每窝产4枚卵,纯绿色,或黄绿色,具深浅不一的红色细斑。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至东南亚、南达爪哇以及中国。

百鸟集之183:紫啸鸫

形态特征

紫啸鸫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基部和眼先黑色,其余头部和整个上下体羽深紫蓝色,各羽末端均具辉亮的淡紫色滴状斑,此滴状斑在头顶和后颈较小,在两肩和背部较大,腰和尾上覆羽滴状斑较小而且稀疏。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外翈深紫蓝色,内翈黑褐色,翅上小覆羽全为辉紫蓝色,中覆羽除西南亚种无白色端斑外,均具白色或紫白色端斑。飞羽亦为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余飞羽外表均缀紫蓝色。尾内翈黑褐色,外翈深紫蓝色,其外表亦为深紫蓝色。头侧、颈侧、颏喉、胸、上腹和两胁等下体亦具辉亮的淡紫色滴状斑,且滴状斑较大而显著,特别是喉、胸部滴状斑更大,常常比背,肩部滴状斑大而显著。腹、后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的微沾紫蓝色。

幼鸟和成鸟基本相似,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概为紫蓝色无滴状斑,中覆羽先端缀有白点。下体乌棕褐色,喉侧杂有紫白色短纹,胸和上腹杂有细的白色羽干纹。

虹膜暗褐或黑褐色,嘴黑色(西藏亚种和西南亚种嘴黄色),脚黑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颈椎15枚。鸣肌发达。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主要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溪流沿岸,尤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多岩的山涧溪流沿岸较常见。

百鸟集之183:紫啸鸫

迁徙:紫啸鸫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为留鸟,长江以北地区为夏候鸟。每年4月迁往北方繁殖地繁殖,9-10月迁到南方繁殖地越冬。

习性:单独或成对活动。地栖性,常在溪边岩石或乱石丛间跳来跳去或飞上飞下,有时也进到村寨附近的园圃或地边灌丛中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在地面活动时主要是跳跃前进,停息时常将尾羽散开并上下摆动,有时还左右摆动。在地上和水边浅水处觅食。善鸣叫,繁殖期中雄鸟鸣啭非常动听。繁殖期间鸣声清脆高亢、多变而富有音韵,其声颇似哨声,甚为动听。告警时发出尖厉高音eer-ee-ee,似燕尾,受惊时慌忙逃至覆盖下并发出尖厉的警叫声。

食性:地面取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的食物有金龟甲、金花甲、象甲、步行虫、田鳖、直翅目蝗虫、半翅目蝽象和双翅目蝇蛆等昆虫。也吃蜂、蚌和小蟹等其他动物,偶尔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中国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从河北北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往南一直到东南沿海广东、香港、广西、福建,西达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南部。(首图为网摘,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