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行+》(19)紫阳茶

标签:
随笔摄影 |
分类: 旅游纪行 |
《陕南行+》旅游随笔(19)
紫阳茶
最能与紫阳联系在一起的关键字是“茶”。紫阳茶是紫阳最重要的产业。紫阳县城中心最显著的位置,就是与紫阳大桥桥头前的那一长排富丽堂皇的紫阳茶贸易中心大楼,里面好像全部都是与茶叶有关的店铺。
我1969年初到紫阳,把紫阳茶都叫大叶茶,与铁路劳保发的茉莉花茶粗细不同,一斤记得好像要七毛多钱,反正我没买过。当地人讲究喝茶的,是把茶置于搪磁缸中,泡了放在炭火上煨。泡开的茶叶体积要占到茶缸容积的4/5,那茶汁浓如醤油,几口喝完加水再煨开。说实话,我喝茶主要是为解渴补水的,再是有油腻食品吃多了泡杯浓茶喝了感觉胃肠舒服。其它那些所谓”茶文化”与我关系不大,我曾在好几篇文章中写过这事,特别评论过《红楼梦》贾母带着一群小姐公子哥儿在特别雅洁的栊翠庵品茶的场面,文章是实话实说,也不怕雅人笑话我。刘姥姥还能品出贾母给她喝的六安茶“淡了些”,实际上我连刘姥姥都不如,真的无话可讲。
这次到紫阳,覃承轩为表地主之谊,特地找人联系了一家茶行,就在紫阳最大的茶叶贸易大楼三楼第一家,叫“飞瀑茶业”。他为的是让大家购买到价廉物美的紫阳茶带回享用或馈亲赠友。我当然也装模作样地在品茶席前就座,店主递上茶,我也学着别先用鼻子闻了闻,其实我什么味儿也没闻着。到续水开喝时,这300元一斤的紫阳茶我也没尝到什么特别的好处,用刘姥姥的评论“淡了些”也合适,但口头上还是赞美一番。反正我家茶叶今年肯定用不完,并不打算买。这里场面很雅,商铺走廊对着任河对面的文笔山,风景优美,我也没闲着,给茶点老板和我们的人照了不少相片。
谁知临走时,覃承轩塞给我两大包紫阳名茶,算他作为紫阳地主赠送我的礼品。那咋办呢?却之不恭,付钱人家也不会收,还显得小气,那只好“委屈”一下自己了,还能怎么样呢?
其实承轩这次陕南行,主要动机是为陪我游紫阳而来的,个中原委我们下回到毛坝再说,先把在汽车行车途中写的一首关于覃承轩的诗附上,或能明白大概。诗曰:
茅庐只一顾,覃处出山来。
入路数十载,果是栋梁才。
忆昔紫阳去,山道危高哉!
歩行三日整,始到毛埧街。
公余登山耍,无畏如小孩。
疾歩汗如雨,虚脱在山隈。
惊魂初定后,狼狈原路回。
倐忽已半纪,刘郎今又来。
今来须发白,群山笑我呆。
我谓山莫笑,此行非傻冒。
组成旅游团,覃处作向导。
欲寻旧时踪,小镇换新貌。
寻问一老妇,指点老旧屋。
依稀有字迹,是为毛语录。
人老记忆差,怅然去镇巴。
旅途三千里,小覃令我夸。
起居勤照拂,走路行李拿。
招待石锅宴。又赠紫阳茶。
爬山还渡水,游兴乐无涯。
老汉何能德,远行如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