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天美食餐厅后海红邸摄影杂谈 |
分类: 白天的『美食日记』 |
现如今后海的冬天真的是太没样儿了,我说的没样儿指的是没有了大众的欢声笑语,剩下的是灰色街道上成群结队的三轮车队,车上拉着蹬车人眼中的钞票。行色匆匆满脸茫然的外地游客把这里当作北京最后的一片带有北京味的净土。如果看见拿着瓶黑加仑在河边座着,边喝边喷的那八成就是北京土著,但是这样的景儿也不多见了。很多年以前的后海冰面上会有搭起的大架子,是专门为了采冰块用的。夏天大街的小摊上一米多长的冰汽水用的大冰块都是这么采集来的。还会有很多人上去滑野冰、把自行车弄到冰上去骑,现在好像骑自行车的年轻人都很少了。那种快乐的热闹与现在什刹海那边热腾腾的喧闹是截然不同。
所以我对于什刹海的感情逐年递减,还是更愿意从原来的老卫生部礼堂一直往西溜达,一路走过宋庆龄故居到南岸的小花园,因为这一路没有银锭桥那些酒吧的喧闹,就算有几家店也都透着低调。低调的店有的多少都透着点神秘,说神秘不太合适,就是那种在外边看着就让人觉得特贵,不掂量掂量自己的银子绝不敢贸然往里进,透明玻璃里面的景象就像身材曼妙的姑娘用粉嫩的小手打着招呼一样。是餐厅是酒吧不进去根本就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和姑娘们在这里约会绝对比在包子铺约会让人印象深刻,并且事半功倍:)
这家餐厅就完全符合这样的条件,从外边看感觉里面是家豁贵豁贵的店,门口居然还立着两尊大石狮子,我平时除了参观文物古迹之外很少有机会进有石狮子的地方。但是看看门口停的车都还算平易近人,感觉自己消费得起,进去看看究竟吧,别因为大狮子错过了一处好的所在。
一楼的大厅那叫一个宽敞,差不多有两个羽毛球场地那么大。居中是一个摆放着大花瓶的异型条案,很点睛的设置。往里看是一整面透明大玻璃,玻璃后面就是厨房了,厨师的所有操作一览无遗。很轻易的就会把人吸引到玻璃前看看菜品是怎么样经过厨师的妙手出炉的。新鲜感十足,除了茶餐厅的开放式厨房和西餐的扒房之外,还没有见过那个高级点的中餐厅这样的把厨房摆在明处供人随意观赏的。
用餐的地方要上到2楼,四周围一溜全部都是包房,果然针对的都是商务宴请,整个2楼有那么不超过5个桌子留给散客们享用。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眼前就是后海结了冰的湖面,远处银锭桥星星点点的灯红酒绿们甚是耀眼。目光稍抬就能看到散发着温柔光芒的月亮正在懒懒洋洋的往上爬着。黑色的餐台是用几片木板拼成的不规则形,与众不同很让我喜欢。座椅看着很有设计感,但座在上面的感觉却不那么舒服。餐具精致而不花哨,服务十分周到,有一个细节值得称道。他们这里用来盛菜品的盘子都超级大个,几个菜上来后桌子上基本就放不下了,服务员会把之前吃了一半的菜换到小盘子里面。别看只是一个换盘子,可真是够细心的,菜在新盘子里会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像对待一道新菜一样还会放上装饰物。看了实在叫人舒服。
看完菜单感觉菜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贵,会点的话人均一百元就可以吃得很好,不过要想可着劲儿招呼的话一定要带够了银子,还有这里红酒的种类也还算不少,但我总觉得吃中餐喝红酒是一件很不搭调的事情,就好像看到粤菜餐厅里的有钱人一定要在粟米羹边上放一杯XO一样,很奇怪的画面。这里的特色饮品很好喝,菜品、环境、味道都还不错,是个约美女吃饭的好地方,很适合宴请,足够有面儿。
餐厅名称:KEN DE
ROUGE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后海西沿22号
电话:010-64026665/64028885
开车:北二环德胜门内大街向南,过第二个红绿灯掉头,向北约300米,右转进滨海胡同(掉头后的第二条胡同)到湖边右转约50米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