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择业,实力是取胜的关键

(2010-03-04 11:41:51)
标签:

就业

教育

大学生

择业

实力

关键

分类: 教育思考

 

    很显而易见的,就业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就业之后职场的压力也十分的沉重。于是,许多的大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将就业当作一场噩梦来对待,每天在叹息和焦虑中度过。表面上看,好像这些同学十分重视就业问题,似乎值得肯定,其实不然。观察一下,这些同学的压力感只是表现在语言和消极的行动上,并没有带到为了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去做充分的准备上来,这注定不会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或者可以直接了当的说,在将来的竞争中,这些人注定是个失败者。

    在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岗位不见得增多,自身所处学校并不太知名,学历层次并不具备太强优势的大学生朋友,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激烈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呢?究竟靠什么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呢?事实上,答案很简单,实力是关键。这里的实力,不是体力,不是金钱,而是拥有广博的知识,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只要拥有了实力,就不用担心在竞争中落败。我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这方面的例子。

    事实上,对于实力的理解是很容易走入误区的。我们很容易把一些错误的理解代替对实力内涵的正确理解,就像在战争中盲目的认为人多势众就是实力强一样,以为一时的得势和具备一个会耍小聪明的脑袋就是实力强。人多势众缺乏智慧的统领的指挥就成了乌合之众,沾沾自喜于一时的得计或是陶醉于靠小聪明所取得的丁点成绩,也注定会成为失败者。战国时的曹刿运用智慧战胜了强敌,运用的是真正的实力;龟兔赛跑这个寓言故事则向我们揭示了小聪明的不可靠。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大学生要在竞争中取胜要具备的实力应该包含的内容吧。

    扎实的专业基础肯定是重中之重的前提。大学是踏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将来的职业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切实的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不带任何的浮躁的把该学的知识掌握好,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还有必要学会把这些知识和生产、和社会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把这些知识迅速的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让一名学生缩短被社会接纳的时间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志向高远的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充分掌握再学习能力,以避免自身的知识因为陈旧而失去竞争力。我们还要永远使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得以发挥的其他很多综合性的能力,诸如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正确的对待挫折、学会与人合作等等。想起一位昔日的弟子,学会计的,他较早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并下苦功夫利用业余时间,把这方面知识掌握了。为了得到他,一家大型合资企业的中方与外方领导人,三次上门,最终如愿将其招至自己麾下,而且还带走了同班的其他五名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中,他靠实力打了一个胜仗。

    拥有实力,就具备了在职场中无往而不胜的利器。

    要具备实力其实并不难,事实上它和大学培养人才的最起码标准完全一致。关键是我们很多时候,由于误解、惰性以及其他原因,将精力过多地分散,荒废了主业,在副业上也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收获,从而使自己在面临竞争时,缺少至关重要的实力;在平时想到竞争的一日日来临时,总是噩梦一般的恐惧。不少的大学生,是在这样的逍遥中度过大学生活的:与学习的刻苦与专注无缘,网络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月下的缠绵使他们裹足不前,偶尔对前程的畅想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实际的意义,时间大把大把地被浪费。等到就业竞争来临时,等到在职场中面临挑战时,又开始抱怨环境的不公,学校与教师的没有水平,抱怨机遇的不向自己的垂青,包括对自己荒废大学生活的后悔。如果拥有了实力,还会这样吗?

    不妨也用实例说话。曾经见过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生,是当年的高考最高分,聪明的很。进入学校之后,聪明的脑袋被其发挥至极致,围棋、象棋、乒乓球、吉他等等样样精通,学习却一落千丈;花前月下十分的潇洒,考试不及格和留级、退学的命运却也如影随形。最终他成了一个失意的被淘汰者。

    社会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要靠人才创造财富。在选择人才的时候,社会看中的唯一标准就是实力。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时光,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塑造自己超强的实力,就会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狭路相逢勇者胜",似乎应该改一下,应当改作“狭路相逢智者胜”,这里的智者,指的只能是那些具备强大实力的人。勇敢,源自于实力,您说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