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阳师生恋分析杂谈 |
贵阳师生恋杀人事件经典分析----
感谢网友:逆水寒、zhangling888
通过南都的报道,以及网上的种种信息,大概也明白了这里面的一些情况。学校方面,包括吧主所说的“受人利用”之说,我也知道其所指。对于“贵阳六中吧”现在遇到的情况,也想说几句话。
先说几个问题。
1、为什么事情过了半年突然被揭出来了?
事情发生在去年9月27日,现在是法院审理阶段。为什么之前这个事情没有媒体报道,现在却由南都的记者报道出来了?记者是如何知道这个事的?
很简单,记者获悉此事与孟超的家人以及孟超的辩护律师有直接关系。这个不是猜想,在第三个问题里,我会详细说。
2、孟家为什么要找记者报道此事?
孟家找记者曝光这个事,最直接的原因,是想通过舆论造势,向司法上施加点压力,并为孟超争取一些舆论支持,目的旨在保孟超一条命。
如此一来,也解释了第三个问题:
3、记者稿件里的诸多细节是从何而来?
这种“桃色事件”太过隐秘,除了当事人,很少有人能知道具体细节。关在看守所里的孟超、被杀死的何小厉与已经消失的王永丽之间种种纠葛和言语、经历,包括王永丽对警方所说的话,只有一个来源可以获得——司法部门里本案的卷宗。记者拿不到案卷,公检法不可能向南都的记者提供本案卷宗,何小厉的家人也拿不到卷宗(这是公诉案件,何家只是被害人家属,不是当事人家属),只有孟超的律师才能向司法部门调取到。
所以,大量的细节来自卷宗以及孟超律师、孟超家人的转述,并且我们可以从稿子里发现,有关王永丽挑拨何、孟二人争风吃醋的事,完全来自孟超律师转述孟超本人的话——经由律师转述的话,真实度和准确度很要打个问号,并且也说明了,案卷里没有这些内容。对于记者来说,也只能了解到这个程度。
不用去分析猜想孟超与王永丽到底谁在撒谎,对这个事件而言,这些也只是细节。毕竟卷宗里,王永丽向警方承认了,她和两个学生的师生恋,毕竟孟超是因为王永丽,而杀死了情敌何小厉。这两个事实,决定了这起事件的性质。
因此,尽管还没有宣判,但案件的基本事实已经定了,而并非“仍需要调查”。尽管孟家通过各种办法发泄情绪,并试图减轻孟超的刑责,但处在其家人的立场上,也很正常,谈不上“别有用心”。
4、王永丽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文章归纳出来一些基本事实来看,王永丽老师是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准确说,就是心理变态。她似乎痴迷于周旋在多个男人之间,并引发他们之间的相互嫉妒,无论是孟超、何小厉还是她声称已经登记的丈夫赵猛,以此证明她的魅力。吧里的人说,王永丽曾与学校一男教师产生感情纠葛,并在对方为她离婚后,与之分手。如果此事属实,倒也正好是个印证。
5、王永丽有没有教唆孟超杀死何小厉?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并非来自王永丽教唆,而是来自于孟超自己的想象,或者说一厢情愿。至少从既有的卷宗内容,和事实依据上,我们找不到足以证明王永丽唆使的证据,除了孟超律师所转述
孟超的话。
事实上,从现有的种种细节来看,王永丽对何小厉的感情要比对孟超的深。王永丽只会拒绝孟超,从来没有回绝何小厉。孟超只有在何小厉死后,才和何小厉曾经那样坐在王永丽的身边。因此王永丽更不会希望何小厉被杀死。
而对于孟超的律师来说,如果能将大众的注意力从孟超杀人转到孟超受王永丽唆使杀人,对孟超减轻刑责将大为有利。
6、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以及给人哪些警醒?
前面已经说过,王永丽老师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她抛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这是发生悲剧的最直接原因。
再来看两名学生,一个早年父母离异,另一个也是父母长期感情不和,独自在校外租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缺乏完整的亲情和家庭温暖。因此,外来的关爱,很容易将他们俘虏。
此外,从其他学生的转述来看,孟超本人还存在一个问题,他还试图追求学校里其他的女教师。似乎他对“女教师”是抱着特殊情结的,这与他缺乏母爱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他的父亲,也长期缺位,没有及时注意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种种变化。
不得不说的是,在这起事件里,学校也缺位了。假如那份自称来自“教导处”的声明属实,“毫不知情”恰恰证明了其管理缺位。正如网友们所说,学生经常旷课离校,为何学校不知道?连孟超都能在一入学就听说何小厉与王永丽的关系不一般,学校为何“毫不知情”?
从悲剧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让我们警醒的东西,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不论在哪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