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衅起四方,祸延畿甸---北朝七(北魏,孝明帝至东西魏分裂)
标签:
转载 |
河南郑州
(2013. 07. 10)
苍茫远望嵩岳南,
孤塔耸立半山间。
残寺少存北朝迹,
唯见古塔历千年。
【景点介绍】:
嵩岳寺,又名大塔寺,位于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背依太室诸峰,群山环抱,林泉秀美,曲尽山居之妙,是为胜景之地。目前佛寺虽废,但塔院犹存,特别是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塔高约45米,驰名中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嵩岳寺塔。
【历史背景】:
嵩岳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南郑州
(2013. 08. 28)
孝文改革汉化深,
旧俗难移崇佛神。
南北尚为划江治,
天下一统首在人。
【景点介绍】:
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区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开凿于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其中的《帝后礼佛图》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石刻图雕(另一处位于龙门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石窟寺背山面水,环境幽雅,风光秀丽,被称为“溪雾岩云”的圣地,“石窟晚钟”为巩县八景之一,1982年国务院将石窟寺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级景区。
【历史背景】:
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说景明年间(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称“十方净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据唐龙朔二年(662)《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在此创建伽蓝。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载:“自后魏宣武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嗣后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相继于此造窟凿像。现存石窟前的木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修。寺南临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为厚4.50米的黄土层,下为岩石层,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开凿在岩石层上。现有主要洞窟 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总计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186则。造像题记包括北魏3则、东西魏10则、北齐29则、北周2则、唐代85则、宋代2则、时代不详的30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南郑州
(2000. 04)
一苇离江南,
禅宗此为源。
武僧救圣主,
【景点介绍】: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转载]衅起四方,祸延畿甸---北朝七(北魏,孝明帝至东西魏分裂) [转载]衅起四方,祸延畿甸---北朝七(北魏,孝明帝至东西魏分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历史背景】: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508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提少林寺,往往联想到其“功夫”二字,而忽略了其禅宗祖庭的地位。更容易忽略的是寺院历史上的“创新”机制 --- 功夫本身就是创新产物,而今日的寺院又开创了“贴牌”与“连锁经营”的方式,会不会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一般寺庙以创建时间为准,少林寺据其特殊性,以达摩祖师抵达时间为准。
【旅游趣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