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2023-08-23 06:43:49)
标签:

转载

河北保定  曲阳北岳庙
(2021. 09. 13)


南方有强敌

北面是故乡

更得祭祀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景点介绍】:

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部恒州镇北岳路2号。北岳庙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北岳庙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北岳庙碑刻对研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历史背景】:

 

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唐贞观年间,曾重建北岳庙,嗣后历代均有程度不同的修补与扩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五行”之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这两者都是有形之物,故东岳、西岳自封赠之日起便没再改变过。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皆无形之物,所以南岳、北岳都有“易封”的经历。

 

【旅游趣事】:

一上午逛完了定州城里的“计划内”景点,中午都没回酒店歇会儿,在车站旁边的饭馆随便吃了口饭,就坐车奔了曲阳。眼瞅着车进曲阳了,才想起这是周一 --- 人家北岳庙要是拿自己当博物馆,不开门,我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更何况这是疫情期间呢!到门口,心放下来了 --- 开着门呢!买票进门,里面游客寥寥,高大的树木更显得环境幽静,心里的“火气”慢慢地也冷却了下来,一圈转下来,感觉脑门上的汗也下去了不少。

 

 

甘肃庆阳  北石窟寺

(2018. 09. 11)

 

提兵平僧乱

造佛安人心

形神分治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景点介绍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锺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历史背景】

北石窟寺肇造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

创建北石窟寺的奚康生北魏宣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能征善战。十几岁开始投身军队,东征西杀,由一名中下级军官,逐渐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为北魏王朝的「救火队」,哪里有危机就被调到哪里。他担任泾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泾州爆发了僧侣叛乱,地方部队不能控制局面,朝廷只好将奚康生调来。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後,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开石窟造佛像始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隋、唐,到宋元以后,就大多变成了建寺塑佛像。按照一般常识,雕刻一尊佛像应该比塑一尊佛像成本高得多。这也和大多数产品的规律一样 --- 产品逐渐流行的过程,就是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本来嘛,宗教也是产品,精神产品!

 

【旅游趣事】:

一上午着急忙慌地逛完了庆城区计划内的几个景点,回到西峰区车站的时候,十二点刚过。发往北石窟寺的车一点钟发,也在这个车站。就在车站边上的饭馆简单吃了中饭,又上了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北石窟寺。景区不大,也没什么游人。大概是石窟内憋得慌,看石窟的就坐在石窟外的一棵树下,看有游人,就不紧不慢地说了句“里面不许拍照啊!”。进了石窟,看没人看着,赶紧掏出手机,偷着拍了两张 --- 参观石窟寺,不拍两张算什么逛啊!参观完出来,看那哥们儿还在树下喝茶,就走上前,给他发了颗烟,自己也点上一颗,就和他聊了起来。参观庵观寺院,我是愿意和“明白人”聊聊的 --- 想听的是这地方的历史典故,不想听的是宗教教义。销售出身,我是有能力控制聊天内容的,和这哥们儿聊了一颗烟加半瓶水的功夫,基本都是我想听的,前面那段“感悟与启示”就是在聊天过程中悟出来的。

 

 

 

河南洛阳  北魏景陵

(2013. 11. 20)

 

内固改革汉化熟,

外战南齐收三州。

治国本当与时进,

守成之主需远谋。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景点介绍

北魏宣武帝景陵在洛阳市北8公里处的邙山上,位于洛阳古墓博物馆西院,是一雄伟壮观的大冢,由于此冢的存在冢西的村庄便命名为宣武村,后改为冢头村

    北魏宣武帝景陵是建国以来经国家批准科学发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国目前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宣武帝为北魏第八代皇帝,名元恪,孝文帝第二子,公元499年~515年在帝位,继承了其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公元515年死于洛阳,葬景陵。景陵封土呈圆形,直径110米,现高24米。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的部分构成,全长56米余。墓室平面近方形,棺床置于墓室西部,由15块方形大青石板拼成,整体为长方形。

[转载]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北朝六(北魏,宣武帝)

【历史背景】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七年(483年)闰四月,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十二日即位,在位16年。死于延昌四年(515年)正月,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学习别人进行改革时,往往是好的和坏的一起学到了。因此,改革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而不是一件结果。

 

【旅游趣事】:

    实话说,“古墓博物馆”还真有得可看 --- 基本看遍了汉魏到明清各朝代的墓穴样式。可是,在这种环境里时间长了,身上不由得一阵一阵发冷。几个展厅看完,走出来,深秋的阳光照在身上,虽然并没感觉暖和,但感觉心里平静了不少。博物馆的东部还有一大片区域,这就是北魏景陵。身上还没“缓”上来呢,又得往地下走,这回更“瘆”得慌了 --- 这可是真实的地宫,而且没有第二个游人。下去转了一圈上来,身上不由得打了几个冷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