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亡居外十九年,乃能称霸---东周二(春秋2)
标签:
转载 |
山西太原 清徐狐突庙(外观)
(2014. 03. 19)
重耳夷吾两外孙,
为君狐氏皆位尊。
厚此薄彼伏灾祸,
何需教子不二臣。
【景点介绍】:
狐突庙位于清徐县城西南八华里的西马峪村北。始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金明昌元年(1190)、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作过修葺,并彩饰武士侍女及狐突夫妻坐像。明代又扩建了献殿,明正德年间的石柱及木构件至今还保存得十分完好。清代又扩建了山门、乐台以及钟、鼓二楼,遂构成了现在东西宽30米 ,南北深75米 ,占地约2200平方米的重院建筑。
【历史背景】: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山西晋中 绵山
(2008. 09. 04)
世人多赞介公贤,
寒食之例由此传。
割股伺君可否取,
以身投资难报还。
【景点介绍】:
绵山又称介山,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东南,距市区20公里,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0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晋国名臣介子推抱母殉难的地方,也是一处融自然山水和佛道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转载]亡居外十九年,乃能称霸---东周二(春秋2) [转载]亡居外十九年,乃能称霸---东周二(春秋2)](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历史背景】: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公元前636年)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你为老板所做超过他所能给的回报时,你就危险了。介子推如果是陪着重耳挨饿,那表现出的是忠和义。但“割股伺君”,似乎就有点谄媚的嫌疑了。
【旅游趣事】:
河南濮阳
(2016. 06. 25)
天子式微 难掌天下
诸侯结盟 谋控江山
孰敌孰友
【景点介绍】:
戚城文物保护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又称"孔悝城"是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城东80米处有一夯土台是当时诸侯会盟的盟坛基址。
整个景区包括会盟台、城墙、阙门、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表现濮阳古战场的"历史名战微缩景观"、龙宫、龙湖、车圣相士和他发明的马车、伏羲之母华胥的卧雕及伏羲亭、夏后启在昆吾所铸之九鼎及铸鼎轩等等。
【历史背景】:
公元前626年到前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各诸侯国在卫会盟十五次,其中七次会盟于此。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山东济宁
(2021. 10. 12)
君贤民只一时利
策远国方万世强
莫忘强邻
【景点介绍】: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山系东南一西北向长近30公里,主峰峄山海拔582.8米。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齐鲁名山归岱峄美誉。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历史背景】:
公元前615年春,邾文公将邾国国都由瑕(今济宁南5公里处)迁至峄山之阳。迁都前占卜时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利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既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峄,果然是年5月邾文公卒,邾民却以“有功之土者得食其极。”“命在养民”──从此成为百姓对官的渴望,好官的自律和历史对官的良心的永久的拷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君贤民富,那是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状态。邾国太小了,越富裕越会成为周围诸强觊觎的对象。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科威特吗?
【旅游趣事】:
峄山虽然离城不远,可坐公交车有点麻烦:2路公交车虽然到西门口,可头班车要近早晨八点半才发,那要开始登山,岂不是快十点了?206路公交倒是发车早,但只到东门路口,要走一公里多才能到东门。几经权衡,最终决定还是坐206路。到地方下车时是不到八点,走到东门是八点二十。结果又遇到了新问题:景区还没上班呢。好在景区八点半就开门了,进门时检票的还提醒我戴上口罩,我说了一句“周围一里地范围内,连第二个人都没有,我防谁啊!”她一听也乐了。从进东门开始登山,半个多小时,沿山路到“东宫”之前,还真是一个人都没碰上。东宫倒是有香火,过了东宫,继续往白云宫走,山路上还是一个人都没有。等逛完白云宫,从另一条山路往西门走,才从迎面有稀稀拉拉的游人往山上走。还听到有人慨叹呢“呦!都有人下山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