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有梅花便不同——深圳外国语学校葛福安老师“送教”光高小记

(2014-12-15 08:23:20)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教研
http://s14/bmiddle/001adCBZgy6OovcppU10d&690

http://s8/bmiddle/001adCBZgy6OovcJ7PF17&690

才有梅花便不同

——深圳外国语学校葛福安老师“送教”光高小记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曾庆甫

12月5日是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的教学开放日。这天上午,深圳市“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 核心成员、深圳市外国语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葛福安老师应邀到光高指导高三语文的复习备考,在高三(2)班上了一堂“从审题到拟题”的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示范课。听课的有深圳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深圳光明中学及湖南沅陵一中等学校的语文老师,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的严亮校长、匡传荣副校长等行政领导也到场聆听。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指导中老生常谈却少有实质性突破的难点。葛老师从考场作文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材料作文从审题到拟题的过程归纳为概括、追问、虚拟、提炼等四步,高屋建瓴,化繁为简,然后逐层点拨,深入浅出,有效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概括:确定范围。葛老师先出示2003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原题,1分钟后,教师变身为等在考场门口的记者,问一个考生:考得不错哈,作文考的什么题目啊?——让学生概括出作文材料的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随着葛老师的提示,学生渐渐明白,整个材料主要讲的是对慈善捐助的三种态度。审题时先要弄清楚材料的主要内容,明确材料涉及的范围,否则容易跑题。

(二)追问:确定方向。审题立意不要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善于追问“为什么”,如:为什么富人要做慈善?为什么第一种人欣然接受?为什么第二种人要犹豫后再接受?为什么第三种人宁愿苦着也不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慈善才会让他们受伤?为什么在从飞卧病期间,没有他曾经援助过的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给他帮助捐款,甚至没有慰问?随着葛老师富有感染力的的引导,学生思路打开了,思维越来越活跃:因为爱、因为尊严、因为慈善的方式不当…… 葛老师说: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才会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三)虚拟:确定对象。见学生有些困惑,葛老师启发道,写作要有读者意识,就像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有话对他说:富人,我想对你说……,穷人,我想对你说……,慈善,我想对你说……。有的学生作文不知道写给谁看,读者意识很模糊,好像跟谁说都可以,又好像没有对任何人说。这样的文章,空泛苍白,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提炼:确定标题。发散之后还得收拢。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葛老师又引导学生将要说的话归纳为一句话:XX,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就是……,再进一步将这句话提炼成文章的标题(采用1+1拟题法)自然而然到了“好题共赏”的环节。学生趣味盎然,一个个标题跃然银屏:

点亮万家灯火

嗟来之食,不可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选择机遇

我想自己钓鱼

慈善不应慈

我有双手

苦心人天不负

奄奄一息,自强不息

嗟来之食亦可食

刺痛心房的那把刀

为富需仁更须智

拥护自尊心

温暖的光或许是刺眼的痛

理智与情感

……

这些标题你最喜欢哪一个呢?学生观点不一,众说纷纭。葛老师高度赞扬了学生的才情,也指出了一些标题的不足。葛老师认为,作文拟题不要太情绪化化,不要雾里看花,让人不知所云。要一目了然,看着题目就能知道考生想要写什么。

接着,葛老师出示了自己下水作文《接受但不享受》的新标题:拒绝慈善,就是这么任性!再一次燃起了同学们的热情。

最后,葛老师充满感情的说:“光高的同学,2015的你就是这么任性!”

“就是这么任性!”这堂课在响亮整齐的的口号声和听课师生的阵阵掌声中结束了。

听课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这堂课设计经典,引导得法,点拨到位,语文味十足,师生互动性很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高,在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课堂效率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与启迪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们相信,有“语文味专家工作室”和名校名师的引领指导,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2014年12月7日


 

听葛福安老师讲作文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廖金丹

125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语文科组一起聆听了葛福安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别开生面的高三作文课。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首先,光是看到葛福安老师课堂的标题“材料作文写作系列之从审题到拟题”就可知道,葛老师对于整个高三作文训练是非常有条理的,有自己的作文教学序列,让学生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写作。而本次的作文课的讲授点从审题开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整张语文试卷,学生会不自觉将时间大量花在阅读题中,等到要写作文时,只是稍一思索便下笔,这样往往会另文章的立意不高甚至是使文章离题,失分颇多。

其次,从自己上学的经验及听课的经验来看,高三的语文课堂是非常注重知识性的梳理和总结,几乎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拼命做笔记、做题,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课堂相对来说很沉闷。听了葛老师的课才知道,原来高三的语文课亦可以这么有趣生动,原来不喜欢上的高三语文课变得喜欢了。

葛福安老师将审题到拟题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概括范围、追问方向、虚拟对象、提炼标题,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课堂训练,引导学生重视审题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敢想敢说。

第一步,葛老师举了2003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原题的例子,让学生短时间内概括出材料的内容。此时,葛老师化身记者,询问从考场出来的“考生”:“这次作文考的什么题目啊?”学生此时还不能完全反映过来要说什么,完全凭记忆回答作文材料的内容。葛老师提示:回答时要紧扣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需要全部材料一字不漏复述出来,要学会概括。其实整个材料讲的是慈善一事,而对于慈善一事有三种人三种不同的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葛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看到材料时,不要急着下笔,要先弄清楚材料主要说了什么,写作时不要超出这个范围。因为学生看到材料很容易就模糊整个材料,断章取义选择其中自己比较拿手的点进行立意构思,头脑中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想到哪写到哪,这样非常容易离题。

第二步,要确定文章的方向。这一步葛老师提示学生就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化为具体化就问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富人要做慈善?为什么第一种人欣然接受?为什么第二种人要犹豫后再接受?为什么第三种人宁愿苦着也不愿意接受?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有一种立意,都有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究根到底,这一步是为了训练学生对材料的深挖,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很多的问题不要停留在表面,要善于追问到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得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第三步,虚拟对象。也是用一句话来思考:XX,我想对你说……这个某某可以是富人,也可以是受施的穷人,也可以是整个慈善。让学生假想有个人站在面前,就对他说。这个就是作文训练当中非常重要的意识:读者意识。很多学生写作文不知道写给谁看的,跟读者是完全脱节的,没有一种诉说的愿望,也没有想到要与读者共鸣,读者意识很模糊,好像跟谁说都可以,又好像根本没有对任何人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空泛苍白无力,读者的兴趣不大。

最后一步,提炼标题。依旧是一句话来思考:XX,我想对你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里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进行提炼,拟出一个恰当的合适的作文题目。葛老师让学生现场花一分钟的时间拟一个作文题,并找个打字快的学生将大家的题目打出来展示给每个学生看。经过之前葛老师一步步的审题启发,学生一个个很快就创作出来了:《点亮万家灯火》、《嗟来之食不可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自己钓鱼》、《慈善不应善》、《苦心人不负》、《嗟来之食亦可食》、《我又双手》、《苦心人天不负》、《与人尊重,亦是为善》、《刺痛心房的那把刀》、《为富需仁更需智》、《拥护自尊心》、《温暖的光,也许是刺眼的痛》、《理智与情感》。这些题目有些起得非常好,但有些起得相对一般,针对这些题目,葛老师提出了作文题目的要点。作文题目不要太感情化,要一目了然,能够与阅卷老师产生共鸣,没有隔阂,看着题目就能知道考生想要写什么。最后,葛福安老师说老师要经常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展示了自己拟的作文题目《拒绝慈善,就是这么任性!》,紧扣网络用语,抓住学生的心,课堂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从这里看出,作文题目也要经过精心打磨,题目要紧扣自己的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学生喜欢起一些创新的题目或者是雾里看花的题目,看起来是非常漂亮,但缺少实质,有种华而不实的味道。而葛老师的下水作文,也让我们深受启发。现在的我们很多已经不会写作文了,也很难去联通学生与自己,讲作文时就缺少底气和灵气,学生进步缓慢。

通过这次的听课,对作文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刻和更具体的认识,葛老师的课堂非常具有操作性,对我们新老师也有非常多的实践性的指导意义。作文虽难教,但只要我们能够像葛老师一样用心钻研其中,找出自己的作文教学序列,有意识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