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安处,是吾乡』

(2024-10-02 17:42:23)
标签:

父爱

如山

懂得

珍惜

分类: 温暖亲情

 

『心安处,是吾乡』

一场秋雨一场凉。

终于,辞别了盛夏的炙烤与酷热。浅浅的秋风里,有了清寂而闲逸的味道。晨起跑过山野的小径,茂密的芦苇临水飘摇,秋虫在草丛里低鸣,深翠的石榴树上挂满了圆溜溜的果实。不知不觉中,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个秋天。

想起千里之外的父亲。手机里循环播放的是我喜欢的那首歌《父亲写的散文诗》,质朴、温暖而又有画面感的文字,伴随着李健清凉而纯净的歌声,彷佛就是一首流动的生命乐曲,缓缓走过父亲人生中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依依不舍的,是渐行渐远、日渐孤独的背影,也是血脉相连、舐犊情深的亲情。

父亲属马,已是耄耋之年。几番邀请他前来小住,终未能如愿。我何尝不明白父亲的心思?一向节俭且要强的他,不愿给儿女添麻烦,更不愿因为自己老而成为儿女的负担。旧宅小院,乡野人家,是他赖以栖身的居所,也是他与母亲风雨相伴五十载的见证。生性寡淡,不喜热闹。沉醉山野,自得其乐。晨起摘瓜种菜,侍奉土地,晚归三两清风,一盏淡茶,便是自在安然的一天。记得数年前,父亲已年近八旬,依然坚持种地。正赶上油菜收割季节,我和小弟也在家。陪着父亲一起顶着烈日弯着腰在地里忙活,汗流浃背加上长期脱离农事而带来的腰酸背痛,令我们叫苦不迭,责怪父亲不懂得爱惜身体。其实,是我们不懂得父亲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情深。那是属于他的世界与舞台,也是这个小家五十载风雨沧桑的温暖记忆。

父亲一生命运坎坷。年幼时丧父,全靠奶奶一个人拉扯他兄妹四人长大。二十四岁应征入伍,小学毕业的他勤奋上进,表现优秀,曾荣立过三等功。三十岁退伍,与母亲成家,几经辗转,最终回归家乡,扎根土地。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他与母亲白手起家,垒起一砖一瓦,建成一房一舍,抚育我们姐弟三人,成长求学、成家立业。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便是盛夏时光里父亲蹒跚而艰难的背影。炙热的骄阳下,父亲用精瘦的肩膀挑起一两百斤沉甸甸的谷子,从灌满泥浆的水田到山顶上的晒谷场,每天都要走上十几趟。常常,肩膀被磨破了皮,汗水浸透的衣背上渗出了白花花的盐渍。每一个夏天,对于正当盛年的父亲来说,也是一场不可逃避的磨难。蜿蜒狭窄的乡间小径,承载了父亲几十年艰辛难熬的农忙时光。也是他用他的倔强与坚忍,在风雨飘摇中撑起了这个蛰居山野的家。

父亲一生不善言爱。军人出身的他,总是一副冷峻肃然的神情。打记事起,我们姐弟三人就一直对他敬而远之。与父亲的沉默寡言不同,生性温和的母亲,常常把我们护佑在她温暖的羽翼下。她与父亲的争执,也常常因我们而起。年岁渐长,才渐渐懂得,天下少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亲天性使然,严谨持重,无论是种地还是生活,从来都是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正因如此,土地仿佛就是他的生命。每一次耕耘与收获,都是土地给予父亲的最好回报。父亲的爱,深沉如山,却又宛若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我的第一块梅花表,第一双高跟鞋,第一件滑雪衫,都是在外打工的父亲从羞涩囊中挤出来买给我的。上大学期间,因为生活费不够,父亲连夜赶了数十里的山路,在邮局门口坐等几个小时天亮后第一时间寄给我。作家阎连科曾说过:“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就读懂了人生。”年少时,总想远离故土,逃离父辈,成为和他们不一样的人。时光荏苒,蓦然回首,才发现,正是他们,将我们塑造成为今天的样子。我们曾经如此想要远离的地方,竟成了此生最眷恋、最向往的归宿。

去年回乡,偶然中发现了一本陈旧不堪的小小笔记本,咖色的封面,布满了灰尘。翻开一看,是父亲在部队时用的笔记。有详细的会议记录,也有带谱的革命歌曲,清秀而整齐的文字,却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漫漫时光。很难想象,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历练数年,居然能写出这样的一手好字,可见他的努力和用心。我把它带了回来,悉心珍藏。那是父亲的青春,也是时光的印记。

打了视频给家乡的父亲,镜头里的他,发须全白,身形瘦削,皱纹丛生,却满脸笑意。耋耄之年的他,身体硬朗,性情比起年轻时温和开阔了不少。心安处,才是故乡。愿亲爱的父亲此生康健,平安喜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