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斯人可想』

标签:
精神开阔独立自强 |
分类: 温暖亲情 |
暮春浅夏,临窗的紫槐又开了。足足有两层楼高的树干,一串串紫色的风铃,缀在青翠的枝叶间,摇曳生姿,姗姗可爱。数日前的一场绵绵春雨,洗涤了山河万物。远山田畴,庭院幽谷,百花殆尽的温润时光里,满眼都是新意盎然的碧色,令人心生眷恋,沉醉其中。
不由得想起了远方漂泊的你。研究生毕业在即,面对内卷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你选择了风雨兼程,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同时,辗转上海、北京、西安,一次次的面试、实习,孤单却执着的背影,令我心酸又心疼。穿梭于都市的喧嚣繁华里,你可曾为了这一树一树的明艳,停驻下匆匆前行的脚步?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我更希望你可以多一点迟延,多一点迂回,多一点停留。时光漫长,不必总是行色匆匆。好人生,就是能看花开、听风雨,也能向晚一帘风,看斜阳映山落。
鲁迅先生说过:“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数日前曾因你的择业问题与你有过一次畅谈,也与身边的朋友有过类似的交流。一直很庆幸,也很欣慰,在你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生重大转折期,我不仅仅是那个爱你、呵护你的母亲,更是你值得信赖和倚靠的朋友、知己。回望你的成长之路,还有你即将面对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一)关于读书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作为母亲,我时常在想,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读书给予你丰富的知识,成长的阶梯,让你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蜕变成为有文化、会思考的青年。但读书更应该成为一种滋养,让你从书的世界中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和时光的静美。记忆中,我的阅读是从年少时开始的,不仅仅是因为出生寒门,要通过读书,考上大学,走出那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还因为是热爱,爱文字里的诗意芬芳,爱岁月里的优雅从容,也爱生活中的质朴温情。它陪我走过激扬青春,走过意兴阑珊,走过喧嚣尘世。好书犹如芳邻,与良师为邻,养成良好的阅读品味与阅读习惯,是一个人获得成长的最好捷径。读书,也是终其一生的事。瞬息万变的时代,不要做那个低着头只顾赶路的人,而是要沉淀内心,放慢脚步,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智慧,让书香丰盈自己,浸润灵魂,真正成为一个懂情趣、善思考、爱生活的人。
(二)关于爱情
最近,一直在追一部热剧《春色寄情人》,讲述的是性格桀骜但身心孤独的遗体整容师陈麦冬,与身有缺陷但坚强乐观的销售精英庄洁之间超越现实、携手人生的爱情故事。一个在小镇陪伴年迈的奶奶,一个在大城市拼搏奋斗,最终却在命运的安排下重逢、相恋,开启了一场关于理解与尊重的爱的旅程。剧中有柴米油盐、人间芳菲的烟火温暖,更有包容理解、双向救赎的挚爱真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爱情与事业的纠葛,正如这弥漫四野的撩人春色,令人柔肠百结,欲罢不能。
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最美好的字眼,也是人生亘古不变的主题。没有人不向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正值青春韶华的你,也是。也正因如此,我一直希望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要错过爱与被爱的缘分。人生不易,但生命的真谛从来都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之中。在我的心里,爱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烂漫动人,还有茶米油盐的人间烟火。真正的爱,是惺惺相惜,是势均力敌,是双向奔赴。你非常好,但我也不差。我理解你的辛苦,你也懂得我的不易。它的意义在于,你不怕生活的琐碎,因为有人给足了你陪伴,你也不怕吃生活的苦,因为有人站在了你身后。
记得很多年前曾经看过一个访谈类节目,一个曾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亚太金马奖影后,一个曾是才气纵横的知名导演。他们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华丽转身,创办了琉璃工坊,制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令人惊艳的绝世珍品。在节目中,她洗尽铅华,沉静安然,而他敦厚温和,满眼宠爱。那一刻,我想真正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清澈透明,肝胆相照,就像琉璃,经过了烟火淬炼和岁月洗礼,熠熠生辉,明艳动人。
(三)关于友情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把朋友比作杂货架上的罐头,琳琅满目,各具风味。你选择什么样的罐头,不仅要看罐头的种类、质地,还要看自己的口味和爱好。一定要擦亮双眼,清醒头脑,免得受了过期霉变、低质劣品和美丽包装的“误导”,品尝之后再大呼上当。短文风趣幽默,却又一针见血,读后忍不住捧腹。
人生于世,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有朋友的关怀与祝福、体贴与问候,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你善良纯真,开朗亲和,也因此对待朋友热情似火,恨不能交付真心。我很理解,却又担忧。世间熙攘,人性迥异。朋友如沙砾,只有经历了时光的浸润和淘洗,才会显露真情。稻盛和夫说:“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最好的关系是:亲疏有度,相看不厌,久处不累。”我想,朋友之间亦是如此。真正的友情,不必甜言蜜语、水乳交融,也不必觥筹交错、信誓旦旦。它是一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醇香;它是积淀在心灵深处的丝丝牵挂,屡屡关怀;它是你成功时的逆耳良言,是你失意时的悉心鼓励。
作家余华在《活着》中说:“当你经历的事情多了,活明白了,才懂得,原来没有谁可以永远依靠的,活着终究是一个人的事”。不要把太多的人请进你的生命里,也永远不要害怕一段关系的破裂。人生漫漫,离别才是常态。一段良好稳定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吸引,而不是一味的勉强和妥协。你可以用真心对待别人,但不执著于任何人。所谓“内心丰盈者,独行如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属于你的尽量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不强融圈子,不刻意讨好逢迎。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孤独的。有志趣相投的人一路同行,当然更好。如果没有,也不必太在意。人生的止痛片有很多,比如音乐、文字、风景和故人。专注于自己内心的热爱与喜欢,安静地享受精神独处的开阔与自由,也许你的人生会更加从容。
(四)关于事业
不知不觉间,退出职场已有一年多了。没有了工作的羁绊和职场的纷扰,我辗转于江南故乡与中原小城,戏乐山水,优游岁月,可谓气定神闲,快意平生。而即将步入社会的你,却在学业择业间奔波劳顿,忧虑烦思。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困顿迷茫还是开心快乐,你总会在第一时间拨通我的电话。我也常常会想起当年曾经的我,那么懵懂无知,不谙世事,与如今成熟而理性的你有着天壤之别。细细想来,也许是这个内卷而焦虑的时代带给你们的历练与成长。在很多问题上,我可能给不了你想要的答案。但作深爱你的母亲,我一定会做你最坚强的后盾。
回望自己三十年的职场生涯,谈不上成功,也有很多遗憾。最深刻的感悟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坦然地接受自己,包括不完美的部分。年轻的时候,对人对己,凡事总爱追求完美。殊不知,于己会有焦虑,于人更有压迫感。年岁渐长,才懂得,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以退为进,随遇而安,不失为一种更为智慧的生活态度。不要提前焦虑,也不要预支烦恼,生活就是见招拆招。你不是也说了吗?从考研上岸到实习毕业,你已在不知不觉熬过了那么多艰难,在崩溃与自愈中练就了更加强大而自信的你。
心理学上有一个吸引力法则:信念的力量强大。你相信善良就会吸引善良,你相信真诚就会吸引真诚。很喜欢这段话:“如果你无法忘记一个人或者一段经历,那就用更大的世界去稀释它。问题有多大,取决于你的世界有多大。茶杯的风暴在浴缸中不值得一提。你可以去解答一个问题,也可以让这个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希望你经过千锤百炼,还能葆有一颗柔软的心,经过爱、挫折、伤害,依然如少年绽放,还能保持精神上的旷达与明亮,并且用细腻和深情化解俗世的粗糙。愿你能倾其一生做这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