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言别离』

(2023-01-12 14:51:46)
标签:

重回江南

山河犹在

不言别离

分类: 感悟生活
『不言别离』

     深冬暖阳,照着古旧的宅院,有种简单而安然的欢喜。

      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听着唱机里播放的越剧《红楼梦》。或许因为听力下降的缘故,他把音量开得有点大。偶尔跟着哼哼几句熟悉的唱腔,一副沉醉其中的样子。曾经高大威猛的身形,因为时光的流逝,已经变得瘦削不堪。不过,军人的姿态,不减当年。从背后望过去,依然挺拔利落。年轻时的父亲,通晓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吹箫也很入味。闲暇之余,总爱在我们面前摆弄两把。如今,琴萧不知何处去,父亲也已是耄耋之年。七十多岁的母亲不停歇地忙碌着,趁着晴好的天气,晾晒被褥、打扫堂屋、准备年货。年关将近,弟弟妹妹也即将回乡。经历了三年疫情的重重阻隔,小小的宅院终于迎来了这场难得的相聚。对于年迈的双亲来说,更有抑制不住的欢喜。

      重回江南已有半月余。有太多的感慨与记忆,想要悉心梳理,却不知从何而起。去年十二月底退出了工作岗位,离开奋斗了整整三十年的企业集团。回到久别的故乡,陪伴年迈的双亲,是我的第一选择。对着一份长长的清单,准备了满满一车的行李物品,马不停蹄驱车十四个小时一千三百多公里,踏进小院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喷涌而出。是愧疚,还是欣喜,是回归,还是启程,我已无从判断。零下五六度的低温,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故乡送给我这个久别游子的见面礼便是一场持续半个月的重感冒。头疼、鼻塞、咳嗽,多年养成的晚睡习惯,因为这深入骨髓的寒冷,几乎一夜间被扭转。吃罢晚饭六点多钟就早早上了床,钻进层层叠叠的被褥里,直到天明。

      李叔同在《送别》中写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人这一生,最惧怕的,或许就是离别。三十年独居中原,离开天鹅之城归乡的那一刹那,同样泪流满面。是为逝去的青春,还是为久别的重逢,我未可知。三十年的漫漫岁月,时间空间的阻隔,工作生活的繁复,能够承欢膝下的日子屈指可数。每一次匆匆离开,总是背负太多的不舍与牵挂。光阴如流水,可以冲淡过往痕迹,却冲不淡维系一生的亲情。这一次,终于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在一粥一饭、日升日落的笃定安然中感受故土的温暖与陪伴的幸福。

      这个古老的江南小村庄,居山陵之间,绿水之滨,香樟青青,翠竹隐隐。母亲二十岁时,嫁于三十岁从部队退役的父亲。贫苦家庭出生的两个人,从此相依相携,与艰难的命运抗争。他们白手起家,风雨相随,不离不弃。母亲一生勤俭,持家有方,父亲刚强正直,质朴待人。这方小小的庭院,承载了父母亲五十载风霜雨雪、甘苦与共的悲欢岁月。如今,小院已渐斑驳,双亲年华老去,而我,也鬓染霜雪。可看着依旧健朗的他们,有种尘埃落定的心安与满足。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人安康,日子平顺。

      我的归来,对于每天掰着指头细数日子的双亲来讲,是莫大的期盼与安慰。这方小小庭院,也因了我的归来而添了更多的烟火气息。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田间采莲,地头摘菜,似乎连步子都轻快了许多。母亲则在灶台间忙碌穿梭,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铁锅翻炒的菜香在庭院弥漫。腌笋腊肉、鱼头萝卜丝、香干芹菜,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是世间任何美食所无法替代的。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世间父母,对儿女的心,犹如明月。他们的爱,伴随着岁月流年,至死无悔。时光是滔滔不绝的河流,一去不回。人生也是一场华美的盛筵,终有曲终人散之时。又如何追呢,看似近在咫尺,其实早已隔了山水万重。而我依然庆幸,村头的百年香樟苍翠如初,乡野的晨雾曼妙如纱。
 
      山河犹在,记忆如昨。时光且住,不言别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风少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