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英雄志 之驺虞幡 (77)
(2010-04-22 20:42: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北英雄志之驺虞幡 |
除了“文章二十四友”以外,几乎洛阳所有高级士族都来到金谷园参加宴饮。特别是琅琊王氏家族,有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等人,济济一堂,基本全部到齐。许多阀阅男子,行步顾影之际,涂脂抹粉,身挂香囊。
匈奴刘氏子弟在刘和、刘聪带领下,也来到金谷园,他们皆坐在靠下首位置。刘曜刚刚从匈奴五部归来,坐了半天,对于晋朝内部的门阀士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饮酒之际,他就向刘和询问:“洛阳这么多王姓贵族,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王衍、王澄,是亲哥俩;王戎是他们的堂兄;王敦、王导是堂兄弟关系;他们二人,又是王衍、王戎的族弟。”刘和在洛阳日久,自然清楚大族谱系。“洛阳累世公卿、世代仕宦的门阀世族有许多,比如东海王氏、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颍川荀氏、河东裴氏、清河傅氏等等。自汉朝以来,这些门阀士族的子孙族人,一代又一代,出任公卿高官,做过刺史、太守等职务的人,简直难以数计……”
接刘和话头,刘聪端着酒觞,对刘曜说:“太原王氏的王昶、王浑、王济,乃北方王氏华族。他们祖孙三代,都与我们并州匈奴刘氏关系密切,与我们有通家之好。大都督【注10】七岁之时遭母忧,哀感旁邻,当时作司空的王昶闻讯后,非常嘉叹,亲自到我们刘氏居所吊祭;王昶之子王浑,与大都督交为挚友曾经让其子王济以子侄之礼拜敬大都督……数十年中,太原王氏与我们匈奴五部,情同骨肉,他们在朝中多次向武帝荐举大都督率领匈奴部落参加平吴战役或者去平定秦凉……”
“看来,交结这些门阀大族,对于我们匈奴部来讲,真的很重要啊……”刘曜感叹。他一面用一柄小刀神经质地割切一块牛肉,一面睁得眼睛,聚精会神盯着坐在上首的那些高门巨宦。他那双极其灵活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乱转。
这位已经习惯于匈奴五部生活的高大汉子环视着四周,不经意地暴露出他高傲而心不在焉的神情。于是,他开始专心致志大手中的“胡炮肉”――这种烤肉,乃将肥白羊以及羊脂切成细片,再放入豆豉、葱白、姜、盐、胡椒等调料。拌匀后,把羊肉羊脂放入清洗干净的羊肚内,放入地上一个挖好的坑内,长时间闷烤,端出后,味道香美异常。
除烤肉之外,刘曜还不停畅饮着香浓的酪浆。羊酪膻气,熏得一旁坐着的刘和不停皱眉。刘和久居洛阳,显然已经不适应这种东西。
刘氏兄弟谈论洛京世族的时候,与潘岳共坐一榻的索靖正在谈论他们。
在朝中时,索靖、潘岳二人相善,除了处理公事以外,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关系甚洽。杨骏败后,索靖被外放,出任酒泉太守。元康中期西戎反叛,索靖屯兵粟邑,因防守、击贼有功,被朝廷加封为荡寇将军。此次回京办事,他应邀到石崇金谷园宴饮。
“此辈胡儿,华化已深,狼子野心,尽知我大晋内部虚实。倘若日后萧墙祸起,匈奴、鲜卑,铁蹄迅速,可以快速深入畿甸,最为让人忧心……”索靖瞟着坐在下首的刘和、刘聪、刘曜等人说。
离开洛阳这几年,索靖黑胖了很多。昔日眉目间的散朗,消失不见,代之以蹙紧的眉峰和闪亮的双目。他从前在朝中穿丹纱袍,如今武将打扮,着一袭金兽袍,威风凛凛。
潘岳和索靖关系非浅,实话实说:“嗯,江统大人曾表奏朝廷,作《徙戎论》,对内迁的这些胡族分析得十分通彻,请求朝廷下诏把他们外迁……如今朝内多事之秋,纷禳内讧,哪里顾得上这些事情……”
“皇帝憨愚不能理政,才最让人担心……我此次回朝面君,当廷向陛下报称说,国内南北各地,因兵祸、天灾,招致饥馑,百姓无粮食可食。皇帝闻报,沉默良久,竟然反问我道: “百姓无粮可食,何不食肉糜?”他此言出口之后,左右宦者皆掩口而笑……我昔日从未听过皇帝亲自开口说话,如今听他如此说,才知道他是真呆痴啊……大晋军国重权,基本全在贾后和她的族党手中掌握,我听说,就是皇宫御苑的皇帝龙床,也有人得间入内……”
听索靖如此说,潘岳神情立刻紧张起来。他往上望了望正与石崇举觞痛饮的贾谧,再看了看坐在身边不远处的王敦、王导兄弟以及琅琊王司马睿,示意索靖不要再谈这个话题。
王敦、王导共坐一榻。琅琊王司马睿是宗室,坐独榻。紧挨他坐的,是新近刚从汝阴太守升为给事黄门侍郎的嵇绍。
王敦,字处仲,尚武帝之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曾任太子舍人,他现在的职衔是散骑常侍。这个人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约八尺,身上很随意地穿件贡黄文绫袍,耸肩蜂腰,双目如电,唇上一圈很黑的须髭。出身高等士族,王敦的外表倒似勇夫模样,腰杆直直挺起,嘴唇撇着,眼神肆无忌惮,表露着一种生硬、桀骜不驯而且居高临下的傲慢。
王导,字茂弘,王敦堂弟,时年才二十三岁,任秘书郎。他个子不高,园园脸,目光柔和,表情端谨,脸上没有一般贵戚子弟那种散漫与傲诞的神情。
琅琊王司马睿,字景文,宣帝司马懿曾孙、其祖父为琅邪王司马伷,父亲是琅邪王司马觐,乃被杨骏诛后遭到贬斥的东安公司马繇之侄。他与王导同年,面容温和,皮肤白皙细腻,风度翩翩,长相中没有丝毫司马皇族那种表征的刚毅,更无阴骘之容。尤其他额头宽广,日角耸立,见后让人不能忘怀。身为司马皇族疏宗,加之年纪尚轻,司马睿显得尤其谦谨。一般宗室不大参加朝臣的宴会,他到京城觐见,被王导、王敦硬拉来金谷园。
嵇绍,字延祖,他的父亲乃曹魏时代赫赫有名的中散大夫嵇康,其母是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年方十岁,嵇康因为傲诞被文帝【注13】所杀,嵇绍就变成了孤儿。武帝建立晋朝后,为体现宽仁大度,拜嵇绍为秘书丞,累迁汝阴太守。嵇绍在当时有识人之名,尚书左仆射裴頠对嵇绍特别器重,曾多次表示说:“如果嵇绍能当吏部尚书,天下无复遗才!”皇后贾南风的外甥贾谧以外戚之宠掌权,年少居侍中高位,当时名流,如潘岳、石崇、刘琨兄弟、陆机兄弟,皆奔走谄附。贾谧深知嵇绍才高名重,多次驾车到嵇绍家中求见,皆遭嵇绍婉拒。
嵇绍姿表魁杰。他父亲嵇康乃魏晋时代名著一时的美男子,其母乃魏国姿色绝代的公主。平时上朝之时,嵇绍立于群臣之中,恰如鹤立鸡群。他虽然不谄附贾谧,但与石崇、潘岳和王导等人友善,故而能在腊日来金谷园参加宴会。
王敦、王导兄弟的郡望就在琅琊,故而他们与琅琊王司马睿非常熟悉,有三世通家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