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英雄志 之驺虞幡 (52)
(2010-02-19 17:45: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北英雄志之驺虞幡 |
在公孙宏尸体的旁边,斜七竖八散卧着几个牙门军的尸体。距离司马玮最近的一个人,头盔被劈开,脸朝下趴着,好像在亲吻土地一样。从侧面看过去,他发青的嘴唇迷惑不解紧紧闭着;在这个士兵身边,一句无头的尸体半跪着撅在当地,显然是被人斩首,脑袋距离他的身体有几丈远。他身上华丽的两当铠甲表明,这是个都督级别的官长;还有一个精壮兵士,天灵盖被刀砍掉,整齐地砍掉了。他空空的脑壳,还往外面淅沥地流着艳红血水,狭窄而白亮的前额上,耷挂着一片残余的皮肤。估计这个牙门军生前特别能打斗,激怒了禁卫军的兵士。在他死前或者死后,被人用兵器泄愤――他尸体的前胸布满了许多窟窿,身上到处是刀砍斧剁的痕迹,可能都是被长槊捅穿的。就连他两条青筋暴起的左腿,也被一刀切成两段;最让人深感痛心的,是一个年纪大概只有十六岁的少年牙门军,有着一张孩子气椭圆的脸,丰润的嘴唇,他喉咙部位有个很大的血窟窿,显然被弩箭所射穿。他那双像女人一样漂亮的眼睛半睁着,诧异般地茫然,黯淡,仰望着天空……
楚王司马玮叹息了一声。
几个士兵过来,按着他跪下。
阵阵微风,从树林和山岗涌流下来,似乎有一只巨大的、看不见的飞鸟,扇起翅膀,鼓动起春天的气息。遥看草色青青,细看则无,草地上散发出某种说不出的忧郁气味。
正阳下,人生在熠熠发光。
楚王眯缝起眼睛,遥望着高天中的太阳。阳光,春天的阳光,那么明亮、刺眼,使得他的睫毛下涌出冰冷的、晶莹的泪花。
“楚王司马玮,矫诏召军,擅杀汝南王、卫太保二公父子,又欲诛灭朝臣,谋图不轨,诚属罪大恶极,应速正大典,特遣潘岳监刑。”
大臣潘岳在几个兵士的护卫下,乘车而来,直到近前才下车。一个小宦者捧诏,站在楚王面前宣读。
在潘岳身后,还站着宦者张弘。
“安仁,不,潘大人,我是受诏行事,朝廷怎能诬我是擅杀?张弘,当初就是你拿来的诏书啊……我乃先帝爱子,一心安定社稷,手下人妄自滥杀,非我本意,万望潘大人替我向朝廷申奏!”
春天的景色,使得楚王司马玮萌生出无限对人生的留恋之情。他从怀中取出青纸诏书,递示潘岳,且语且泣。
潘岳低头,望着跪在地上一脸哀求之色的楚王,禁不住潸然泪下。
司马玮,这位武帝爱子,风华正茂,神情俊爽,望之让人怜惜不已。武帝时期,楚王曾经多次宴请潘岳等人于王府宴饮,诗词唱酬,平易近人。
本来想宽慰几句,想想自己身后站着贾皇后红人张弘,潘岳欲言又止。
岂料,张弘也垂泪,他低声对司马玮说:“楚王殿下,朝廷之意,就是皇后之意,潘大人也无奈,他受命监斩而已,保你不得!在下昨日前去王府传旨,也是身不由己,受命行事,还望楚王殿下谅解……”
见张弘如此说,司马玮收泪。良久,他定了定神,问:“谋逆的罪过,我一人承担就罢了,奈何诛杀这么多无辜的人?……我手下谋士,公孙宏、歧盛,都死了,不知朝廷是否能赦免他们的家人?”
潘岳亲手斟满一杯酒,端到司马玮唇前,无奈地说:“殿下,谋逆的大罪,朝廷向来未加赦免……公孙宏、歧盛二人,皆被廷尉判决为‘诛三族’,朝廷已经宣诏,通过驿递发出,估计不久,他们在京城之外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潘岳斟词琢句,用“牵连”二字替代“斩决”。
“楚王一路走好……”张弘流泪与司马玮泣诀。想想昔日这位楚王待自己不薄,宦者良心突发,心内大有不忍之意。
跪在那里,楚王司马玮忽然全身哆嗦起来。因为腿部的骨裂,他忽然感到恶心想吐。同时,那尖利的骨茬,扎得他呻吟起来。巨大的痛楚,使他那张俊美的脸有些变形。
他用劲抬起一只手,摸索着满是泥浆和血水的受伤腿部,感觉伤处如同被烧红的木炭灼烫着。他的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忍受着痛苦,抬头仰望人生最后的天空。
不知道为什么,楚王在这样的时刻,并没有过于想念自己的王妃和孩子。鬼使神差般,被贾皇后残忍杀掉的那个宫女倩美绝伦的脸,却清晰浮现在楚王脑海中,让他怀着一种刀绞似的剧痛,想起了她。
记忆,如此清晰地展现出那个无辜的姑娘那张被时间模糊了的、陌生而又纯净的脸。司马玮的心,突然跳得非常厉害,他力图在自己临死的眼前再现那张美丽绝伦的面孔,两只火焰般的黑眼睛,红艳的嘴唇,白皙如玉的脖子上耷垂着的几缕青丝,女儿家略带挑衅的、惊奇的表情……
“楚王殿下,就此别过……”潘岳向司马玮一揖,哀伤地转身离去。
刑场的空地上,有几颗刚刚长出翠嫩树叶的大树, 叶子在忧郁地籁籁响着。绿色枝干的轮廓,那样清晰,如同画在湛蓝色的天幕上,阳光斑驳,在树枝和树叶间跳跃、闪烁。
楚王司马玮叹息了一声。
几个士兵过来,按着他跪下。
阵阵微风,从树林和山岗涌流下来,似乎有一只巨大的、看不见的飞鸟,扇起翅膀,鼓动起春天的气息。遥看草色青青,细看则无,草地上散发出某种说不出的忧郁气味。
正阳下,人生在熠熠发光。
楚王眯缝起眼睛,遥望着高天中的太阳。阳光,春天的阳光,那么明亮、刺眼,使得他的睫毛下涌出冰冷的、晶莹的泪花。
“楚王司马玮,矫诏召军,擅杀汝南王、卫太保二公父子,又欲诛灭朝臣,谋图不轨,诚属罪大恶极,应速正大典,特遣潘岳监刑。”
大臣潘岳在几个兵士的护卫下,乘车而来,直到近前才下车。一个小宦者捧诏,站在楚王面前宣读。
在潘岳身后,还站着宦者张弘。
“安仁,不,潘大人,我是受诏行事,朝廷怎能诬我是擅杀?张弘,当初就是你拿来的诏书啊……我乃先帝爱子,一心安定社稷,手下人妄自滥杀,非我本意,万望潘大人替我向朝廷申奏!”
春天的景色,使得楚王司马玮萌生出无限对人生的留恋之情。他从怀中取出青纸诏书,递示潘岳,且语且泣。
潘岳低头,望着跪在地上一脸哀求之色的楚王,禁不住潸然泪下。
司马玮,这位武帝爱子,风华正茂,神情俊爽,望之让人怜惜不已。武帝时期,楚王曾经多次宴请潘岳等人于王府宴饮,诗词唱酬,平易近人。
本来想宽慰几句,想想自己身后站着贾皇后红人张弘,潘岳欲言又止。
岂料,张弘也垂泪,他低声对司马玮说:“楚王殿下,朝廷之意,就是皇后之意,潘大人也无奈,他受命监斩而已,保你不得!在下昨日前去王府传旨,也是身不由己,受命行事,还望楚王殿下谅解……”
见张弘如此说,司马玮收泪。良久,他定了定神,问:“谋逆的罪过,我一人承担就罢了,奈何诛杀这么多无辜的人?……我手下谋士,公孙宏、歧盛,都死了,不知朝廷是否能赦免他们的家人?”
潘岳亲手斟满一杯酒,端到司马玮唇前,无奈地说:“殿下,谋逆的大罪,朝廷向来未加赦免……公孙宏、歧盛二人,皆被廷尉判决为‘诛三族’,朝廷已经宣诏,通过驿递发出,估计不久,他们在京城之外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潘岳斟词琢句,用“牵连”二字替代“斩决”。
“楚王一路走好……”张弘流泪与司马玮泣诀。想想昔日这位楚王待自己不薄,宦者良心突发,心内大有不忍之意。
跪在那里,楚王司马玮忽然全身哆嗦起来。因为腿部的骨裂,他忽然感到恶心想吐。同时,那尖利的骨茬,扎得他呻吟起来。巨大的痛楚,使他那张俊美的脸有些变形。
他用劲抬起一只手,摸索着满是泥浆和血水的受伤腿部,感觉伤处如同被烧红的木炭灼烫着。他的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忍受着痛苦,抬头仰望人生最后的天空。
不知道为什么,楚王在这样的时刻,并没有过于想念自己的王妃和孩子。鬼使神差般,被贾皇后残忍杀掉的那个宫女倩美绝伦的脸,却清晰浮现在楚王脑海中,让他怀着一种刀绞似的剧痛,想起了她。
记忆,如此清晰地展现出那个无辜的姑娘那张被时间模糊了的、陌生而又纯净的脸。司马玮的心,突然跳得非常厉害,他力图在自己临死的眼前再现那张美丽绝伦的面孔,两只火焰般的黑眼睛,红艳的嘴唇,白皙如玉的脖子上耷垂着的几缕青丝,女儿家略带挑衅的、惊奇的表情……
“楚王殿下,就此别过……”潘岳向司马玮一揖,哀伤地转身离去。
刑场的空地上,有几颗刚刚长出翠嫩树叶的大树, 叶子在忧郁地籁籁响着。绿色枝干的轮廓,那样清晰,如同画在湛蓝色的天幕上,阳光斑驳,在树枝和树叶间跳跃、闪烁。
前一篇:南北英雄志 之驺虞幡 (51)
后一篇:南北英雄志 之驺虞幡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