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北英雄志 之驺虞幡 (11)

(2009-12-10 12:1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南北英雄志之驺虞幡
  她高昂着头颅,在秋阳下,脸上满是一层绒软汗毛,表情气鼓鼓的,撅着嘴。她悲哀的表情,因为两只空洞的眼睛而显得怪异――公主前几年闹眼疾,基本失明。她胸部鼓凸,腰身肥硕,举手投足间一副蛮横气派。
  
  王济与常山公主并没有孩子。由于公主以奇妒著称,两个人感情很是一般。
  
  常山公主下车,踱到凶门的正下方,面对着王济灵位,默默无言,静立良久。
  
  跪在灵位附近的几个人偷眼观瞧,发现公主的孝服上点染着好多斑点,有些是猩红色的,有些几近黑色,如同干透的血滴一样,触目惊心。
  
  公主的喉间忽然发出一串冷笑,让在场众人头皮发紧。
  
  “卿在世之时,喜欢几个侍婢的美目,如今,为使卿在黄泉有慰不孤独,我为卿取来侍婢的美目,还望卿能在地下享受那几个人儿吧!”
  
  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向着王济的灵位说话。常山公主言毕,从身旁侍女手捧的黑漆漆盒中拿出一个琉璃盏,轻轻一顿,放在了王济灵位旁边。
  
  琉璃盏内盛满了血水,模模糊糊,能看到几个黑色圆球状东西――那是常山公主亲手剜下的、王济生前所喜的五个美貌侍婢的眼珠!
  
  现场数百人,顿时鸦雀无声。
  
  王浑、司马亮二人,饶是身经战阵见过不少死人,然而太平时节看见公主如此残忍、怪异的举止,也都面露惶惶之色。
  
  默然间,公主忽然嚎啕大哭,哀不自胜。
  
  几个侍女拥过来搀扶,扶着她返回到车上,离开了墓地。
  
  见公主离开,赴丧的人群纷纷站起身,七嘴八舌地轻声评论、叹息。
  孙楚学驴鸣让大家发噱,公主剜女婢眼珠让大家生惧。在场众人,心中五味杂陈,滋味万千。
  
  汝南王司马亮搀扶着脸色苍白的王浑,抱歉地说:“我们司马家女,惟常山公主性情最为暴戾、古怪,作此等人的家翁,真难为王司徒您了。”
  
  王浑不语,摇头叹息而已。
  
  “想必公主与武子伉俪情深,变而发为妒忌,故而做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楚王司马玮嘻笑自若,看似解劝,实则嘲讽。
  
  司马亮奋髯大怒:“小子不必多言!吊祭之后,我看你还是速回封地,不要在京都多事,以免祸生不测!”
  
  武帝活着的时候,即使贵为宗室先辈,汝南王并不敢对楚王这个武帝爱子喝斥指责。但武帝驾崩后,新帝继位,同为兄弟的楚王,依旧那副昔日咄咄逼人、凡事皆不在乎的样子,丝毫不知道韬光养晦之道。
  汝南王向来不喜欢这位张狂、骄横的楚王司马玮,即使如今他们属于司马皇族同一个阵营,老头子依旧对他心怀愤意。
  
  楚王司马玮年轻气盛,他哼了一声,吊膀摇臂走开。
  
  太阳西斜,时至午后。
  
  由于死亡的真实,过去和现在,都恍然散发出诱人的光彩。活着的人们,凭借无尽的想象力,领略自己生命那种鲜活感觉,又因为生死界限,内心产生出强烈而确实的震动。突然间,死亡的想象和生命的美好梦幻,为人生补充了通常所缺少的许多因素,让人感觉到,生命在瞬息之间,能够绽现出平素所无法深刻体会到的许多东西――面对长眠的、静静躺在棺材内的尸体,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感受到,活着这一段生命,处于纯净状态的美好时光,这,让人醺然陶然,几乎产生激烈的、幸福的颤栗。
  
  听着石板和车轮轻碰的声音、不远处马匹的鼻咻声、执绋者永不休歇的挽歌声,看着金色的斜阳,许多人大吸了一口气。生命,似乎一下子从僵硬中复苏过来,从死亡中汲取了崭新的快乐养分。
  
  忽然间,吊祭的人们都感到很烦躁,内心深处都希望立刻离开这个充满着死亡气息的、广袤的北邙墓地群区。
  
  只有距离哀痛时间之外的地方,人们才会完全脱离恐惧。人世欢乐的理由,通常就是凭借那些隐蔽的、永远存在的事物来遮蔽他们无法言说的本质,这样的发送和释然,才能让恐惧获释,最终增加日常生活的苏醒和活力。
  
  人们在参加葬礼过程中,往往恍惚间能发现真正的自我,那是仿佛久已死亡、实际上却并非全然死去的自我,既存在于现在,又存在于过去……
  
  正当吊丧的主要客人们互相行礼作别的时候,不远处的人群忽然骚动起来。
  
  这种混乱,不是嘈杂的骚动,而是鹰入鸽群般的混乱。
  
  “杀人啦……有刺客……”喧嚣中,响起了锐利的哀嚎。
  
  一个和执绋者身穿一模一样丧服的人,眼睛以下围裹着一块白巾,手持一把短剑,不停挥舞着。
  
  疾奔之间,他每几步就杀掉一人。
  
  白乎乎的孝服人群,鲜血四溅,绽现出朵朵鲜活的红蕊一般。
  
  王济丧礼,本来把守得非常严密。不仅朝廷派兵来围守,汝南王、楚王、成都王等宗室王爷,也各带扈从兵士,在陵园内外里三层外三层,守卫森然。
  
  出乎意料的是,刺客一直隐蔽在吊祭人群当中,且居高临下,他在化装成执绋者唱挽歌的时候,肯定在暗中一直久伺行刺的时机和对象。
  说时迟,那时快,在众人面面相觑发呆发傻间,刺客挥舞着滴答着鲜血的短剑,直朝汝南王司马亮处本来,口中高叫:
  
  “奉杨太尉命,要汝南王项上人头!”
  
  危急关头,前来吊祭的文臣武将们手无寸铁,眼睁睁看着刺客一路杀来。
  
  司马亮瞠目结舌,愣在当地动弹不得。
  
  嗖地扬手,信手削掉一个吊客的半个脑袋,刺客再纵身,扬剑刺向汝南王……
  
  “当啷”一声,人群中窜出一个身高八尺多的大汉。这个人,赤紫色脸膛,身着黑服。他手持长剑,果断迎击刺客,仅一剑,就把刺客手中短剑震飞。
  
  他转身扭腰,复一剑,竟然切掉了刺客半条右手臂。
  
  人群忽喇喇散开,把刺客和那个大汉围在了正当中,形成一个圆圈。
  汝南王司马亮惊魂未定,被成都王司马颖和王浑挡在了身后,翼护着他往后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