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时代―――山寨中国大批判(34)
(2009-09-08 12:55:58)
标签:
杂谈 |
●别买你不熟悉的东西
说到购买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很想讲讲些题外话,奉劝一下和从前的我风格类似的具有超强购买欲望的人。而且,千万不要去买那些你根本不熟悉的商品。
从我本人讲,一次在香港买摄像机,一次在武汉买瓷板屏风,是我印象最深的两次上当受骗的实例。
买摄像机上当,是被苏珊•朗格害的。她说:“照相机,是历史的眼睛”。酷爱历史的赫连勃勃大王我,按此推理,摄像机,肯定就是带着显微眼镜的历史的眼睛!于是,我香港的尖沙咀,想买一款水货的摄像机。
尖沙咀有一条街,都是大陆游客喜欢去贪便宜的地方。我拿着事先写有详详细细型号的小纸条,进入一家商铺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这里有啊,价格三万一。”说着话,伙计拿出我需要的摄像机样品,递给我看。
我心中一喜。深圳的正规店铺,这种款式的摄像机行货,一模一样的,要卖到三万八千多人民币。
于是,我坐下,准备仔细看货后购买。
“先生,我们店铺这里暂时没有这一款的货物,要到仓库去拿货……不远,二十分钟后就可以拿回来。不过,您先要交200港币定金。”店铺伙计看上去很斯文,带着副眼镜,用大舌头的香港普通话热情地说。
交定金,没有问题。等待中,伙计特别热情,对我说,“先生,您干吗要买那款机型呢?都过时了,您看这款多好。”说着话,他拿出一款我根本没有见过的、另外一种牌子的摄像机(也是名牌),摆弄给我看。他把插头连接在电视上,先用我要的那款机子放出图像,然后,在演示新机子所拍摄的影像,果然,二者的效果相差巨大。
对比了半天,我正犹豫间,伙计派出去拿货的伙计回来,一脸失望,对我说:“先生,您要的那款机子,机型过时了,我们已经卖断了货,仓库没有了……只能把定金退给您了,不好意思。”
望着伙计那一张诚恳歉疚的脸,我都不好意思马上就离开。接过200港币定金,我站起身,盯着那款伙计刚刚介绍给我的新型号新款式的摄像机。
“先生,您还不如买这个最新的款,其实也就比您想要的那款贵几千块港币,效果和功能好多了!”伙计指着柜台,“我们这里有现成的现货,如果您买,马上就可以给您拿台没拆封的!”
见我沉吟、犹豫,伙计一脸真诚又低声说:“这款机子,深圳的行货要卖四万六,我们这里才卖三万九千八。对了,如果您买,我们赠送您一个摄影包,好,再附送您一块原产电池!这两件东西,在外面买都要两千港币……”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馅饼,我能不买吗。立马掏钱,买!
转天,临回深圳前,我路过一家香港很大的电器行“丰泽行”,就进去,想看看我的水货摄像机在香港的行货价。
一看,不得了,我马上就知道自己受骗了。在这里,我买的那款摄像机的行货价(包括发票、全世界保修),才三万零一百港币。
仔细同丰泽行的店员打听,正好赶上一个普通话说的好的,他对我说:“尖沙咀的一些店铺,专门以这种手段欺骗大陆客。您买的那款摄像机,其实比这款要新的多,他们先说有货,目的是稳住你,然后就会给您看一款您不熟悉的东西。他们知道,您对于您要买的这款东西的价格,肯定提前打听个遍,但对于别的款式和牌子,您肯定不清楚。于是,他们就先推荐新机型,接着告诉您要买的东西没货。您一动心,多半会购买那种他们推荐的。”
“可是,他们给我试机的时候,推荐的那款东西,确实比我要买的那款好啊,图像清晰好多……”我依旧不解。
“买东西的顾客,肯定多数不是特别懂行的人。店铺伙计特意在摄像机的设置上动了手脚,当然把您要买的那款机子的效果调到最模糊,然后,只要把所谓的新款机子调到正常值,就肯定显得那款新机型的效果特别好……”丰泽店的店员不厌其烦地对我解释说。“您如果有时间,可以拿着这个购买的单据报警,店铺很可能会退还您的钱,我们香港可是一个法制社会……”
得!一听要报官进局子我就腿软(香港局子的人即使态度好,它也是局子啊),又是买水货的糗事儿,真要报警,不知道会耽误多少功夫,就当自己倒霉,花钱买个教训算了……
第二件事情,是半年前我去武汉所遇。这次上当,同“好意头”的欣赏心理有关。
去武汉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写《铁血华年》那本书,去实地考察近百年前的武昌首义。我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空暇时间,就去武汉的古玩街闲逛。去前,我根本没有任何购物的欲望,只是想淘几本我需要的旧书而已。
自从央视《鉴宝》栏目开办后,其实你不必报着任何能“捡漏儿”的侥幸心理,纵是深山更深处,老农也知旧是宝!更别提什么古玩街了。
不出所料,那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东西,都是作旧的。就连文革的宣传画,绝大多数也是现在印的。青铜器我不在行,根本不看;字画我不喜欢,也扫一眼就过去;玉石类的东西,无论你是硫酸烧,还是别的化学液体炝色,我懂行,根本骗不了我,一上眼就知道真假。即使真有一两件好东西,价钱高得也让你马上打消购买的念头。
转来转去,我遛到一个店铺,专门卖旧瓷板挂屏的。本来,我对于瓷器基本是一窍不通。眼前一亮,我发现瓷板的五条屏特别好看,画的是姿态各异的盛开的梅花,红梅怒放,看着让人也心花怒放。
赫连勃勃大王,我,本人就姓梅啊!
于是,不要购买你不熟悉的东西,这条古玩行当最重要的规则,被我忘得一干二净。
我假装行家,依次摸着那五条屏的瓷板,看着上面的落款,向老板问价。
老板上下飞速打量着我一遍,脑子轮了轮,对我说:“四万!”
“太贵了!也就是几十年的东西,干吗值这么多钱!”
老板立刻来了精神。有句老话,“褒贬是买主儿”,如果你根本没有心思买,一般都会点头笑笑就走,甚至大夸对方的东西好。如果你真有买的心,才会说东西不好或者太贵。
“先生您真识货!这东西确实就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画工好啊,瓷板烧得好啊,这是我去年趁着学生暑假的时候,专门到江西景德镇附近的农村买来的。卖主是从前的一家大户人家,家里有孩子马上要上大学,缺学费,才舍得卖给我,我买来都花了三万呢,您怎么也要让我赚点辛苦钱啊……”
祥林嫂一样,老板絮絮叨叨,给我讲故事。我倒没怎么被他的故事所打动,思来想去,铁嘴钢牙,咬定一个价:两万五!多一毛钱也不买。
“我这次到武汉是来旅游,根本不想买这样的大件东西,弄不好运输途中可能碰坏了……”我一脸坚决。
古玩店老板作痛苦状,最后,他咬牙跺脚:“先生你太会买东西会侃价了,豁出去,我赔着卖了!两万五就两万五!不过,运费您自己出,我雇辆车拉您到货运站……”
刷卡付了钱,在老板“我还要承担手续费”的嘟囔声中,坐着一辆人货车里面窝了好久,才到达位于武汉大学附近的一个货运站。
亲眼看着这个五条的瓷板挂屏用木箱打包,再花了二百多运费,最终,我让这些怒放的梅花挂到了梅大王家里的墙上。
当我踩着小梯子轻拭瓷板的时候,忽然发现,我当时在古玩店自己弄错了落款的年份,把乙酉看成丁酉年了,这一错,错了近五十年啊。
仔细想想,反正目的就是买瓷板上面怒放的“梅花”,差几十年就差几十年吧。
不过,当我在用湿布擦拭挂屏的木板的时候,不少乌突突的颜色随之而落,弄的我手上的毛巾完全变色。显然,这木板是“作过的”。
过了几日,我友华文到我家,看见这五条屏,就询问价格。
由于知道自己可能买贵了,我打掉牙往肚里咽,谎称花了“八千”。
“八千?八千!你买贵了!我宜昌一个亲戚专门从江西到湖北倒腾这些东西,去年我放假去过他店铺,知道内情。这都是批量生产的,瓷板50块钱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做的挂屏框子贵些,连手工带上色作旧,120一个,嗯,通货膨胀了,估计现在这个价钱,一个条屏的价格是200块吧。这五个东西,卖给古玩商,应该在1200到1500左右。卖你5000是应该的,卖你8000,妈的,心太黑了……”
一句话,说得我差点热泪盈眶,激愤中拍案而起:“妈的,你们这些九头鸟……”
作为轻薄的、总是上当受骗的文化“氓民”,大王泣劝各位看官,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轻易花钱!
即使是懂的东西,也要时刻保持冷静,要知道,奢侈是一种正常人的病态。
就在言语谆谆、泣劝各位的前几天,我还是禁不住诱惑,先后花了大几万,到肇庆买了一个近二十斤重的宋坑砚石雕刻的立体浮雕“熙载夜宴”,接着,还去香港买了一台旁轴徕卡照相机。
这两件东西,对于我本人来讲,从实际意义上说,完全都是无用的奢侈品――精细、高级、脆弱。
那个沉重的宋坑砚石雕件,大而沉,执板歌唱的歌妓身边的一个放鼓的细柱,已经被我不小心弄断了;特别是那个胶片机徕卡,多年来我只知道用傻瓜相机,根本不懂得任何手工聚焦和调节快门速度的知识。为了置放这个昂贵的废物,我不得不再花几千元,去买个保湿箱来盛放它。
别说,这个保湿箱倒还确实有真正的实用价值,我把打开包装的饼干放了进去,放了好几天都松脆可口……
说到购买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很想讲讲些题外话,奉劝一下和从前的我风格类似的具有超强购买欲望的人。而且,千万不要去买那些你根本不熟悉的商品。
从我本人讲,一次在香港买摄像机,一次在武汉买瓷板屏风,是我印象最深的两次上当受骗的实例。
买摄像机上当,是被苏珊•朗格害的。她说:“照相机,是历史的眼睛”。酷爱历史的赫连勃勃大王我,按此推理,摄像机,肯定就是带着显微眼镜的历史的眼睛!于是,我香港的尖沙咀,想买一款水货的摄像机。
尖沙咀有一条街,都是大陆游客喜欢去贪便宜的地方。我拿着事先写有详详细细型号的小纸条,进入一家商铺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这里有啊,价格三万一。”说着话,伙计拿出我需要的摄像机样品,递给我看。
我心中一喜。深圳的正规店铺,这种款式的摄像机行货,一模一样的,要卖到三万八千多人民币。
于是,我坐下,准备仔细看货后购买。
“先生,我们店铺这里暂时没有这一款的货物,要到仓库去拿货……不远,二十分钟后就可以拿回来。不过,您先要交200港币定金。”店铺伙计看上去很斯文,带着副眼镜,用大舌头的香港普通话热情地说。
交定金,没有问题。等待中,伙计特别热情,对我说,“先生,您干吗要买那款机型呢?都过时了,您看这款多好。”说着话,他拿出一款我根本没有见过的、另外一种牌子的摄像机(也是名牌),摆弄给我看。他把插头连接在电视上,先用我要的那款机子放出图像,然后,在演示新机子所拍摄的影像,果然,二者的效果相差巨大。
对比了半天,我正犹豫间,伙计派出去拿货的伙计回来,一脸失望,对我说:“先生,您要的那款机子,机型过时了,我们已经卖断了货,仓库没有了……只能把定金退给您了,不好意思。”
望着伙计那一张诚恳歉疚的脸,我都不好意思马上就离开。接过200港币定金,我站起身,盯着那款伙计刚刚介绍给我的新型号新款式的摄像机。
“先生,您还不如买这个最新的款,其实也就比您想要的那款贵几千块港币,效果和功能好多了!”伙计指着柜台,“我们这里有现成的现货,如果您买,马上就可以给您拿台没拆封的!”
见我沉吟、犹豫,伙计一脸真诚又低声说:“这款机子,深圳的行货要卖四万六,我们这里才卖三万九千八。对了,如果您买,我们赠送您一个摄影包,好,再附送您一块原产电池!这两件东西,在外面买都要两千港币……”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馅饼,我能不买吗。立马掏钱,买!
转天,临回深圳前,我路过一家香港很大的电器行“丰泽行”,就进去,想看看我的水货摄像机在香港的行货价。
一看,不得了,我马上就知道自己受骗了。在这里,我买的那款摄像机的行货价(包括发票、全世界保修),才三万零一百港币。
仔细同丰泽行的店员打听,正好赶上一个普通话说的好的,他对我说:“尖沙咀的一些店铺,专门以这种手段欺骗大陆客。您买的那款摄像机,其实比这款要新的多,他们先说有货,目的是稳住你,然后就会给您看一款您不熟悉的东西。他们知道,您对于您要买的这款东西的价格,肯定提前打听个遍,但对于别的款式和牌子,您肯定不清楚。于是,他们就先推荐新机型,接着告诉您要买的东西没货。您一动心,多半会购买那种他们推荐的。”
“可是,他们给我试机的时候,推荐的那款东西,确实比我要买的那款好啊,图像清晰好多……”我依旧不解。
“买东西的顾客,肯定多数不是特别懂行的人。店铺伙计特意在摄像机的设置上动了手脚,当然把您要买的那款机子的效果调到最模糊,然后,只要把所谓的新款机子调到正常值,就肯定显得那款新机型的效果特别好……”丰泽店的店员不厌其烦地对我解释说。“您如果有时间,可以拿着这个购买的单据报警,店铺很可能会退还您的钱,我们香港可是一个法制社会……”
得!一听要报官进局子我就腿软(香港局子的人即使态度好,它也是局子啊),又是买水货的糗事儿,真要报警,不知道会耽误多少功夫,就当自己倒霉,花钱买个教训算了……
第二件事情,是半年前我去武汉所遇。这次上当,同“好意头”的欣赏心理有关。
去武汉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写《铁血华年》那本书,去实地考察近百年前的武昌首义。我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空暇时间,就去武汉的古玩街闲逛。去前,我根本没有任何购物的欲望,只是想淘几本我需要的旧书而已。
自从央视《鉴宝》栏目开办后,其实你不必报着任何能“捡漏儿”的侥幸心理,纵是深山更深处,老农也知旧是宝!更别提什么古玩街了。
不出所料,那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东西,都是作旧的。就连文革的宣传画,绝大多数也是现在印的。青铜器我不在行,根本不看;字画我不喜欢,也扫一眼就过去;玉石类的东西,无论你是硫酸烧,还是别的化学液体炝色,我懂行,根本骗不了我,一上眼就知道真假。即使真有一两件好东西,价钱高得也让你马上打消购买的念头。
转来转去,我遛到一个店铺,专门卖旧瓷板挂屏的。本来,我对于瓷器基本是一窍不通。眼前一亮,我发现瓷板的五条屏特别好看,画的是姿态各异的盛开的梅花,红梅怒放,看着让人也心花怒放。
赫连勃勃大王,我,本人就姓梅啊!
于是,不要购买你不熟悉的东西,这条古玩行当最重要的规则,被我忘得一干二净。
我假装行家,依次摸着那五条屏的瓷板,看着上面的落款,向老板问价。
老板上下飞速打量着我一遍,脑子轮了轮,对我说:“四万!”
“太贵了!也就是几十年的东西,干吗值这么多钱!”
老板立刻来了精神。有句老话,“褒贬是买主儿”,如果你根本没有心思买,一般都会点头笑笑就走,甚至大夸对方的东西好。如果你真有买的心,才会说东西不好或者太贵。
“先生您真识货!这东西确实就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画工好啊,瓷板烧得好啊,这是我去年趁着学生暑假的时候,专门到江西景德镇附近的农村买来的。卖主是从前的一家大户人家,家里有孩子马上要上大学,缺学费,才舍得卖给我,我买来都花了三万呢,您怎么也要让我赚点辛苦钱啊……”
祥林嫂一样,老板絮絮叨叨,给我讲故事。我倒没怎么被他的故事所打动,思来想去,铁嘴钢牙,咬定一个价:两万五!多一毛钱也不买。
“我这次到武汉是来旅游,根本不想买这样的大件东西,弄不好运输途中可能碰坏了……”我一脸坚决。
古玩店老板作痛苦状,最后,他咬牙跺脚:“先生你太会买东西会侃价了,豁出去,我赔着卖了!两万五就两万五!不过,运费您自己出,我雇辆车拉您到货运站……”
刷卡付了钱,在老板“我还要承担手续费”的嘟囔声中,坐着一辆人货车里面窝了好久,才到达位于武汉大学附近的一个货运站。
亲眼看着这个五条的瓷板挂屏用木箱打包,再花了二百多运费,最终,我让这些怒放的梅花挂到了梅大王家里的墙上。
当我踩着小梯子轻拭瓷板的时候,忽然发现,我当时在古玩店自己弄错了落款的年份,把乙酉看成丁酉年了,这一错,错了近五十年啊。
仔细想想,反正目的就是买瓷板上面怒放的“梅花”,差几十年就差几十年吧。
不过,当我在用湿布擦拭挂屏的木板的时候,不少乌突突的颜色随之而落,弄的我手上的毛巾完全变色。显然,这木板是“作过的”。
过了几日,我友华文到我家,看见这五条屏,就询问价格。
由于知道自己可能买贵了,我打掉牙往肚里咽,谎称花了“八千”。
“八千?八千!你买贵了!我宜昌一个亲戚专门从江西到湖北倒腾这些东西,去年我放假去过他店铺,知道内情。这都是批量生产的,瓷板50块钱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做的挂屏框子贵些,连手工带上色作旧,120一个,嗯,通货膨胀了,估计现在这个价钱,一个条屏的价格是200块吧。这五个东西,卖给古玩商,应该在1200到1500左右。卖你5000是应该的,卖你8000,妈的,心太黑了……”
一句话,说得我差点热泪盈眶,激愤中拍案而起:“妈的,你们这些九头鸟……”
作为轻薄的、总是上当受骗的文化“氓民”,大王泣劝各位看官,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轻易花钱!
即使是懂的东西,也要时刻保持冷静,要知道,奢侈是一种正常人的病态。
就在言语谆谆、泣劝各位的前几天,我还是禁不住诱惑,先后花了大几万,到肇庆买了一个近二十斤重的宋坑砚石雕刻的立体浮雕“熙载夜宴”,接着,还去香港买了一台旁轴徕卡照相机。
这两件东西,对于我本人来讲,从实际意义上说,完全都是无用的奢侈品――精细、高级、脆弱。
那个沉重的宋坑砚石雕件,大而沉,执板歌唱的歌妓身边的一个放鼓的细柱,已经被我不小心弄断了;特别是那个胶片机徕卡,多年来我只知道用傻瓜相机,根本不懂得任何手工聚焦和调节快门速度的知识。为了置放这个昂贵的废物,我不得不再花几千元,去买个保湿箱来盛放它。
别说,这个保湿箱倒还确实有真正的实用价值,我把打开包装的饼干放了进去,放了好几天都松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