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体横陈 第四十三章(3)
(2009-05-31 19:13: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玉体横陈 |
见此,皇帝不顾众人劝阻,带着冯小怜,拍马就走。
皇帝忽然不见,军中丧胆。没过多久,我们齐军一时大溃,仅仅摔死、被自己人践踏而死的,就有一万多人。周军打猎一样追杀,被杀又有万余人。
战场之上,我们齐国的军资器械,数百里间,委弃山积。
好在我还能掌控一部分兵马,边打边撤,最终挽回几万人的性命。
平阳大败,我们齐国元气大伤。而皇帝的昏庸和怯懦,更导致离心离德。军将士卒,顿失为国捐躯之心。
皇帝逃到洪洞的时候,感觉即刻的危险消失,他就没事人一样,与冯小怜在一起,在营帐中以粉镜自玩,互相欣赏,饮酒笑言。
不久,我们齐国从战场上溃逃的后军赶到。皇帝身边的禁卫军遥闻马蹄声声,以为是周军追至,齐声呐喊,各自持械上马。
闻乱,皇帝与冯小怜匆忙出帐,飞身上马,拍马狂逃。
此前,皇帝突发奇想,认为冯小怜有大功于社稷,要封她为左皇后,已经派遣内侍到晋阳取皇后服御祎翟等物。败逃途中,他们恰好遇到取物之人。
望见惶然不知所措的来人,皇帝这才按辔不逃。他骑在马上,喝令来人拿出服饰,让冯小怜穿上崭新的皇后装束。
对着马上搔首弄姿的绝世美人,他叹息欣赏久之,然后才回奔晋阳。
周国方面,周帝宇文邕因为大战后将士疲倦,本想引兵回还修整。坚守平阳立下大功的周臣梁士彦叩马谏劝:
“今齐师遁散,众心皆动。趁着齐军畏惧,我们应该不舍猛攻,其势必胜!”
周帝闻言,意决。
周军不少将领以兵疲为由,固请周帝西还修整。
宇文邕发怒:“纵敌患生。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由此,周军诸将乃不敢再言。
周国君臣如此,直让我大齐王公大臣汗颜。
我们的皇帝回奔晋阳后,忧惧不知所之。没办法,只能先做个姿态,他宣布在国内大赦,想以此安抚民心。
周军马不停蹄,乘胜直杀高壁【注五】、介休二地,逼近晋阳。
事已至此,皇帝不得不召集宗室大臣,询问安国却敌之计。
大家虽然说的都是套话,却极有道理。
皇帝无主见。思前想后,在内侍、佞臣的劝说下,他想留下我高延宗和广宁王高孝珩合力守晋阳。而他自己,准备避往北朔州【注六】。
皇帝喻示,如果晋阳被周军攻下,他就逃入突厥避难。
突厥人狼子野心,群臣皆以为不可,苦苦谏劝。
皇帝不从。
结果,当天深夜,平时担任皇帝侍卫任务的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等宿卫近臣三十余人,西奔周军投降。对于这些人,周帝皆大加奖赏,以招徕更多我们齐国的逃人。
即便如此,高阿那肱手下,还有精兵一万多,驻守在高壁。其余的我们齐国残军,退保洛女砦。
周帝宇文邕引军向高壁。令谁都意想不到的是,高阿那肱连战也不战,一矢不发,望风退走。
周国的齐王宇文宪率军攻打洛女砦,一战拔之。
我跪地泣谏劝阻。皇帝不从。
不与任何人再商量,皇帝密遣左右,先送一直被幽禁的皇太后胡氏和皇太子高恒于北朔州。
此时,周帝与与周国的齐王宇文宪,已经在介休城下会师。而守城的我们齐国开府仪同三司韩建业,一天不到,乖乖举城投降。
至此,晋阳又失一座屏障。
消息传来的当夜,皇帝又想遁逃,诸将不从。
无奈何,听从巫师之言,皇帝再次下诏大赦,改元隆化。
如今,他倒是非常信任我们几个宗室王爷,各自赏赐珍宝,下令以我安德王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领山西兵马。
临了,他还对我说:“并州,兄自取之,儿今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