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体横陈 第十六章(3)
(2008-11-27 17:15: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玉体横陈 |
太阳升起来了,发烫的地面和植物上,氤氲着热气。河边那当作临时刑场的浅一些的水洼,里面积聚着血红的泥浆。隐约可见,不少飞蝇开始在上面盘旋。大概不久的时候,肯定会有无数蛆虫会聚集在这里,痛饮着高氏男嗣的血浆。而他们那二十具无头的尸体,在漳水中沉浮过后,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形状的污秽东西。
也可能,活着也是一种负累,那些无头的肉块,得到大休息,快活地在河水里面起伏翻滚……
魏朝末期,乱世纷纭。如今,大齐国建立,难免需要一个血腥的阶段。想到这里,一切都让我感到释然。
有时候,我还真是一个哲理思考的人。我常常骑着马,一面休息,一面观察着天下万物的悲苦、快乐。
看到屠杀和鲜血后,我有时候常常让人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生命如此无常,更应该珍稀一切快乐!
群臣们面面相觑,都各自上马,离开了漳水岸边的杀戮场。
“皇帝最近喝酒太多了。高大人,您有空去劝说一下皇帝。”
与我说话的,是皇帝的堂叔,清河王高岳。他身下骑着高头骏马,全马身雪白,中间却有一道天生的紫红色毛贯穿脊背,乃西域珍贵的“一道红”良骥。
未及我答话,另外一个宗室、平秦王高归彦策马近前。这位高归彦是皇帝的族叔,辈份和高岳相同,岁数却相差好多。高归彦的父亲早死,他九岁起,就被神武帝下令被寄养在高岳家中,和高岳的几个儿子一起长大。
皇帝登基后,起初很亲近自家高姓宗室,后来猜忌渐生。但他对于高归彦这样的疏宗,根本不加猜忌,任用其为领军。所以,现在来讲,在皇帝面前,高归彦比高岳更受皇帝宠任。
看见高归彦近前,我没有回答高岳的话。
清河王高岳可能不知道,平秦王高归彦虽然自幼由他抚养,心中却对这个族兄一种怀有大不满。曾经有好几次,我听见他在皇帝面前说清河王高岳的坏话。
人心隔肚皮,咫尺不相知。
清河王高岳,胆敢背后臧否皇帝,估计他没有多长时间可活。
没错,他是功臣,而且是身经百战的大功臣。
高岳姿貌嶷然,相貌堂堂。神武帝高欢信都起兵时,高岳时年二十不到,就前往相从,共图大事。韩陵之战,神武帝率军与尔朱氏的四胡军队血战,神武帝本人将中军,高敖曹将左军,高岳将右军。接战不久,神武帝所领中军败绩,敌人乘势而逼,情势危急。正是这位清河王高岳,他举旗大呼,横冲贼阵,使得神武帝有机会趁乱缓过神来,与高敖曹等人表里奋击,最终取得韩陵大战胜利。此战后,高岳因功得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太昌初年【注二】,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左右卫,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当时,他不过二十出头。神武帝率军去并州平灭尔朱兆,独留高岳镇守京师,事后升他为骠骑大将。不久,他升任京畿大都督。当年,神武帝高欢自己常驻晋阳,只留下高岳与侍中孙腾二人在京师辅政,以为策应。
神武帝死后,文襄帝高澄入总朝政,高岳被委以使持节、都督、冀州刺史,在外为高家援翼。侯景叛乱,文襄帝派高岳总领大军南讨。师出成功,高岳在涡阳大破侯景,逼得那个智勇双全的跛贼单骑逃窜。而后,长社之战,高岳又大败南朝梁国劲兵,生擒梁国大将王思政。
文襄帝被人刺杀后,当今皇帝出抚晋阳,仍然留高岳以本官兼尚书左仆射,镇守邺城。
魏朝被齐国取代后,以宗室之尊,高岳被进封为清河郡王。天保五年【注三】,加太保。
而后,梁国的萧绎为周军所逼,遣使告急,高岳被委任为西南道大行台,统司徒潘相乐等大将数人去救江陵。天保六年【注四】正月,高岳南破郢州,陷城获地,大功不少。
所以说,这位高姓宗室王爷,非常人可比。他功绩卓著,威名弥重,播于宇内。但是,此人本性喜欢华侈,尤悦酒色。其家中歌姬舞女数百人,日日陈鼎击钟。其他高氏诸王,没有一个能赶上他那么奢侈。
不过,身为高氏王爷,好色好酒好财,都不是什么大忌。要命的是,这位王爷总以为辈份尊贵,自恃有大功于朝,非常喜欢不合时宜地瞎说话。
更要命的是,自小由他抚养大的平秦王高归彦,在皇帝前总爱惦记他,说他的坏话。
如此,高岳的性命,就肯定不会太久长。
【注一】齐国取代魏朝后,魏朝的王公,依次降爵一等。所以,魏朝的王爷,都被降为公爵。
【注二】即北魏孝武帝在位的泰昌元年,公元532年。
【注三】554年。
【注四】555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