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体横陈        第五章(3)

(2008-10-02 08:57:35)
标签:

杂谈

分类: 玉体横陈

这时候,我的堂弟皇太子高纬身穿大红的吉林服,随着他身穿皇帝衮冕的父皇和身穿金凤绣衣的母后出现在昭阳殿,一起升入御坐。

皇太子妃入大殿门,大卤簿停住门外。斛律氏小姑娘换乘小卤簿入内。

到东上閤的时候,宫人展施步障。皇太子妃从车上下来,踏着地毯,小步走入昭阳殿。

行至她自己的席位前,女侍从为她掀起面纱。相望之时,皇太子与皇太子妃对拜。

皇太子妃先拜后起,皇太子后拜先起。

然后,皇太子妃升上西阶,与皇太子同坐一个小型的御座。

根据仪式,这两个孩子各自吃三口饭,然后,还要象征性地饮尽头二爵一卺美酒。等到仪式官喊“礼毕”,皇太子妃立刻起立,南向而站。

皇太子亲御太极殿,坐在单为他设立的一个小型御座上。王公贵臣皆跪拜称贺。然后,皇太子起立。仪式最终完成。

如此繁琐复杂的仪式,两个小孩子中规中矩,竟然没有丝毫差错。

我的九叔皇帝和胡皇后一直兴高采烈,注视着他们的太子与太子妃婚礼上的一举一动。他们两个人十分恩爱的样子,互相劝酒。

整个皇宫内院,一派喜气洋洋。

乐曲声中,礼官朗诵歌诗: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以灼灼,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注三】

这个时候,我那倒霉的大哥河南王高孝瑜,竟然鬼催一样,以为别人看不见他,偷偷与在宫中为女官的尔朱氏开始交谈。

她上酒时,我大哥微微侧头,与她窃窃私语。大概是旧情难忘吧,他们两个人叨叨许久,尔朱氏边听边笑。

站在御座后面的和士开眼尖,立刻指示给皇帝看。

九叔高坐于御座上,把我大哥的一举一动瞧得一清二楚。见此,新恨旧怒,肯定顿涌心头。

脸色陡变下,他亲自唤我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近御座,亲自斟酒,赐金杯酒与饮。那种金杯,是波斯入贡的海量大杯,杯量大得吓人。

我大哥不敢不喝。尽一杯,九叔复赐一杯。

最后,我大哥总共喝了三十七大杯。

纵然我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腰带十围,身坯肥大,也禁不住这么灌酒。

宫宴还没结束,他就摇摇晃晃,挣扎了几次都不能起身,大醉如泥。

皇帝的侍卫娄子彦得旨,与几个卫士把我大哥高孝瑜抬上车。然后,他们把他在车中按住,硬往他嘴里灌了整整一壶毒酒。

车子行至西华门,我大哥腹中毒发。烦躁疼痛之下,他声若牛吼,从车中扑出,跳入玉带河中,毒发呛水身亡。

想当初,儿童时代,我大哥高孝瑜和我皇帝九叔高湛,均在我爷爷神武帝宫中长大。二人辈分不同,年龄一样,天天一起玩耍,所以,他们原本非常友爱。我们的二叔文宣帝高洋死后,我大哥又与九叔、六叔【注四】一起参与了诛杀汉臣杨愔等人的活动,倍受信任。

九叔继位后,刚开始,他对我大哥礼遇甚隆。一次,九叔在晋阳宫饮好酒,品赞酒味的同时,马上派人骑马飞递几坛美酒给大哥,并写亲笔信:“我在晋阳饮汾清美酒二杯 ,也劝你在邺城共饮两杯!”可见,当时他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我大哥高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其为人,有名的谦慎宽厚,爱惜士人。他读书敏速,十行俱下,爱好文学。在他的王府内,常常聚集汉人大儒。此外,大哥棋艺精敏,终局不失一道,言德言行,他在宗室之中令名卓著。

我父亲文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邺城东大起园林池塘。时俗眩之,争相效仿。我大哥高孝瑜本性豪奢,酷似我们的父亲文襄帝。他成年后,在王府大修水堂,制造龙舟,植高幡于龙舟上,多次召集我们宴饮击射为乐。九叔当皇帝后,也曾数次临幸大哥的王府,欢饮高歌。

也可能是自恃与九叔自幼感情深厚,大哥才敢于直言。由此,他终遭杀身大祸。

卫士进入大殿禀报大哥的死讯时,宗室全部在场。

九叔皇帝举杯不辍,眉头稍稍一扬,摆摆手。一个内臣趋上,宣读早已经准备好的诏书:

“河南王高孝瑜,追赠太尉、录尚书事,谥康献。”

众人匍匐听旨,没有一个人敢哭(也可能他们根本就不会悲痛)。

死一般的寂静中,忽然间,我的三弟、河间王高孝琬贸然站起,放声大哭,嚎啕冲出宫门。

九叔皇帝双目炯炯,寒光照人。

皇太子大喜的日子,我大哥闹酒,三弟又嚎丧,这样搅扰,想必不会有好下场。

我心内一揪。一种更加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三弟,命不久矣!

大哥高孝瑜被毒死的当天晚上,九叔皇帝派人杀掉他的生母宋太妃。宋太妃出身魏朝名家,她的祖父宋弁,曾为魏朝吏部尚书。宋太妃原本是魏朝颍川王元斌的妃子,当时我父亲文襄帝高澄见而悦之,纳之为妻,而后生下我大哥高孝瑜。

宋太妃临死可能都不明白,平时对自己那么尊敬的小叔子,当今的皇帝,为什么忽然派人闯到宅邸勒死自己。

天家相残,不分亲疏。

我大哥死后不久,相同的命运,很快就降落到我的三弟高孝琬身上。

三弟高孝琬,是我父亲文襄帝的嫡子,平素非常骄矜自负。

和士开对我这位三弟非常忌讳,生怕日后对他自己不利,就对我九叔皇帝讲:

“河间王天天在家里用箭射草人草人的胸前,写着皇上您的名字。此外,前阵子突厥犯边,高孝琬曾兜鍪扔在地上,面对三军士兵高声叫喊:‘我又不是胆小的老太婆,穿戴这些做什么!’这句话,完全是讥讽皇帝您啊!”

大臣祖珽也不是省油灯,他也进谗言陷害我三弟:

“魏朝的时候,民间就流传有歌谣:‘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河南、河北,正是河间王的封地啊。金鸡鸣,暗喻高孝琬可能会夺帝位。”

九叔大起疑窦。

这时候,我三弟高孝琬从一个西域和尚那里得到了一颗佛牙舍利,天天供在王府内,顶礼膜拜。

夜间,这颗放置于金龛内的佛牙烁烁发光,精光四射,惊动四周。

和大人耳目众多,探知此情,即刻报告九叔皇帝。

惊怒之下,九叔立刻派遣禁卫军包围了我三弟的王府。

三弟的王府被翻个底朝天,但除了佛牙舍利外,僭越和违禁之物一无所得。最后,皇宫禁卫军只搜得数百根镇库的槊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