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不可或缺的两位中国人

(2010-07-12 12:22:25)
标签:

美国

时代周刊

阿里巴巴马云

铁道部刘志军

杂谈

分类: 放眼社会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不可或缺的两位中国人

解筱文

创刊已77周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是一个极具世界视角的新闻大刊,可谓是新闻周刊中的世界“老大”。国人每每在感叹中国鲜有这样的世界大刊的同时,也期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世界级人物荣登此封面。我以为,有这样两位中国人的世界创造价值和潜在伟业正在各自领域改变中国、创造世界。他们不可或缺地应该登上时代周刊国际版的封面。请记住,是国际版,而不是亚洲版。下面,有请两位。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马云

仅仅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位普通的英语老师,成为了“拿着望远镜,找不到对手的”电子商务领域的世界风云人物。马云所演绎的创业神话令人惊叹。

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阿里云这四大极具开创性的卓越创富模式,服务的不仅是5000万中小企业、10亿消费者,创造的不仅是1亿就业机会,而是成全了互联网商业时代的中国国家梦想和国民骄傲。他的成功,标志着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企业家正在引来世界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这样的一个超凡之人,理应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在2008年,我写的《马云能成功,80%的人不能成功 》一文中讲到,“能紧扣时代主题,惠及社会公众,兼顾企业和社会效益,肩负国家民族兴盛的发展之路对于一般企业家来说,此路行走非常不易。但马云在如此多的条件约束下,复制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得到了绝好的支持,路却越走越宽阔,人越走越舒坦。犹如从小溪流入江河,由江河奔向大海。”

马云为什么能大成?让我们来看2010年7月温总理考察阿里巴巴时,马云是怎么说的。马云讲:“我们这一代人做企业跟上一代人最大的区别是,上一代人做企业是在社会中找机会赚钱,而我们这一代人做企业是去解决社会的问题。只有解决社会不断涌出来的问题,才有可能让我们这代年轻人持续不断发展。”

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创富,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做企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有这种博大胸怀的企业家,有这样追求卓越的企业,若做不到世界企业领袖级都难!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

这个人注定是为铁路而生的,也是为开创世界铁路新时代而生的。历史和现实正在不断证明,他所领导的一支百万钢铁团队创造了中国铁路空前完胜世界的神话。

他就是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关于的他和他团队的神话现实地到达美国时,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精英也只有震惊和沮丧的份了。

刘志军是从一个养路工开始的,一直做到共和国的铁道部部长,而且是在中国铁路举步维艰、世界铁路发展一片灰暗的情形下出任此职的。

接任后的他肩负责任,顶住非议,砥砺其志,百折不挠,穿越中国管理丛林和舆论褒贬,咽下悲壮而苦涩的历史泪水,带领中国铁路人苦干实干拼命干,短短五、六年时间走过了世界铁路发展四十多年的路,不仅兑现了一个行业渴望已久的伟志,而且使中国铁路整体性领先世界,用中国的世界标准引领世界铁路发展。

他放眼世界、鸟瞰全球的战略创举给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打开了一扇门,让中国民族复兴的豪情真实扑向了世界。中国已经是世界高速铁路的中心,主宰的是世界铁路的命运,波及的是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而这一切才仅仅是开幕。

2009年,我在《中国需要多几个刘志军这样的部长》一文中说:“中国铁路所取得和即将达到的这一切,对于刘志军部长和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来说,这一定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备受煎熬、几经磨难的历程。”

这的确如此。中国铁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家补贴,并且还要代表国家出资修建和发展铁路的国家。在此困境下,中国铁路能绝地而起、后发先至,无不彰显着中国铁路人奉献祖国的赤诚情怀。刘志军带来的这群铁人们所取得的业绩不仅仅令欧美国家汗颜,更让中国更多的行业和官员脸红。

这如果不是神话,也应该是奇迹。在中国,这样的官员,这样的铁人群体多几个,中国不成为世界强国都天理难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