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管理文化宗教 |
小厕所·大管理
■解筱文
前不久,故地重游炳灵寺。在景区游玩中,看到山沟中人迹稀少处有一新建的小厕所,便去小解。
厕所外的窗台上放置一个盘子,旁边立一卷卫生纸,盘里盛有很多钱币,大小分值不一。原来是一个无人收费厕所,便放下五毛钱,走进了厕所。里面干净整洁,卫生保持甚好,空无一人。入厕完,走在路上,这个无人收费厕所长久给我以惊讶和深思。
这个偏僻的小厕所虽无人看守,但游人却能自觉的缴费入厕(也不怕游人拿走盘中的钱币和整卷的卫生纸),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这到底靠的是什么?
我想这靠的是一种宗教、道德的无形约束。炳灵寺石窟是一个佛教圣地,难免不产生如此功效,给游人强力的自律约束,促使其自觉缴费,文明入厕。
炳灵寺厕所现象给人一种启示:欲规范人的行为,必先需掌控其思想意识。回顾我们的许多管理者,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抓管理、盯控制,恨不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不仅浪费了大量管理成本,加重了管理矛盾,而且还不能很好达不到其愿望,甚至适得其反,令人叹息。
愚以为,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要想追求长久、深远的管理收益,在必要的过程控制下,应该多了解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文化背景、思想情感等,大力营造公平透明、绩效分明的管理环境,建设心情舒畅、合力共为的工作环境,积极培育组织成员的自律意识,善于将复杂管理化为简单管理,以简驭繁、简繁得当开展管理。
拥有自律的团队、自律的民众可谓是莫大的幸事,自律可使得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简单而高效运行。自律是通向简单管理的一种途径,要想形成一种群体自律意识,在建构科学合理的运行规则外,必须从善意出发,从思想意识中给群体以潜意识的暗示和文化认同的引导。
在培养共同价值观和愿景,形成组织成员内省、自律的行为中,宗教常常是现代管理者的经典教材,这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指引和召唤,让人艳羡而不可及。